玻利维亚近日举行总统选举,没有一名候选人得票率超过50%,来自中间派和右翼的两名候选人进入第二轮投票。有分析人士指出,玻利维亚执政党在此次选举中落败,与执政党内斗和该国严峻的经济形势有关。第二轮投票后,玻利维亚将迎来一位非左翼总统,该国内外政策预计将发生很大改变,但玻中关系大概率将保持稳定。
玻利维亚总统选举于当地时间8月17日举行,共有8名候选人参选。除了总统、副总统,本次选举还将选出130名众议员、36名参议员以及9名国际组织代表,任期自2025年11月8日至2030年11月8日。
根据玻利维亚宪法,总统选举获胜者要么需获得50%以上的选票,要么获得40%以上选票且得票率领先第二名候选人10个百分点。如果第一轮投票没有候选人胜出,排名前两位的候选人将参加第二轮投票,得票多者将当选总统。
玻利维亚最高选举法院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基督教民主党候选人罗德里戈·帕斯·佩雷拉得票率为32.1%,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自由”联盟候选人、前总统豪尔赫·基罗加,得票率约26.8%。两人将进入第二轮投票。执政党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党候选人爱德华多·德尔·卡斯蒂略得票率仅为3.2%,原属执政党的独立候选人安德罗尼科·罗德里格斯得票率为8%。
自2006年以来,玻利维亚大部分时间都由左翼的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党执政。该党创始人莫拉莱斯2006年至2019年执政,2019年10月大选中莫拉莱斯胜出,但反对派指控执政党舞弊,玻利维亚随后爆发抗议,莫拉莱斯辞职并离开玻利维亚。反对派的阿涅斯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担任临时总统。2020年10月,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党候选人阿尔塞以超过50%的得票率赢得总统选举,为该党赢得又一个5年执政期。
莫拉莱斯执政时实行石油资源国有化等政策,该国经济保持了较高增长率,是拉美地区增速最快的经济体之一。阿尔塞作为莫拉莱斯政府的财政和经济部长,被称为创造玻利维亚“经济奇迹”的人。然而阿尔塞就任总统时,玻利维亚经济正因新冠疫情而陷入衰退。2021年至2024年,玻利维亚保持了年均3.4%的增长率,但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复旦大学拉美研究中心主任曹廷认为,玻利维亚中右翼候选人在此次总统选举中获胜,与执政党政绩不佳和内部分裂有很大关系。近年来,新冠疫情、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大宗商品需求减弱及长期扩大公共支出等因素导致玻利维亚经济陷入危机。燃料、外汇、食品短缺,外债高企,通胀率升至近25%(40年来最高),经济成为选民最关注的议题,左翼候选人落选反映了民众对现状的失望。
与此同时,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党陷入内斗,前总统莫拉莱斯与现任总统阿尔塞因政策分歧和权力争夺反目,被视为莫拉莱斯“门生”的罗德里格斯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导致左翼力量分裂。莫拉莱斯被该国宪法法院裁定不具备参选资格,因此呼吁抵制大选,亦冲击左翼选情。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研究员徐世澄认为,执政党内部分裂和矛盾是其选举惨败的主要原因。最近两年莫拉莱斯和阿尔塞的分歧分散了执政党的精力,该国经济也受到影响。有数据显示,玻利维亚的外汇储备两年前约为151亿美元,今年大选前仅剩6.96亿美元。此次选举,执政党在参议院中一个议席都没有赢得,在众议院中仅获得一个席位。而基督教民主党在参议院获得15席,“自由”联盟得到12个席位。
玻利维亚总统选举的第二轮投票预计于10月19日举行。57岁的罗德里戈·帕斯·佩雷拉是前总统海梅·帕斯·萨莫拉之子。另一名候选人豪尔赫·基罗加现年65岁,曾于2001年至2002年短暂担任总统。
曹廷认为,帕斯反对巨额公共投资,提出信贷支持、减税促经济等计划,既满足选民对经济变革的需求,又避免了极端政策引发的担忧。帕斯的竞选搭档、国家警察局前局长拉腊形象较好,其借助社交媒体扩大影响力,获得年轻群体支持。基罗加也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通过大力抨击左翼政党得到部分不满现状的选民支持。
有分析人士认为,玻利维亚当前经济困局与该国的单一经济模式有关。过去20年,玻利维亚经济主要依靠出口矿产品、农产品和天然气等。拉加经委会最新报告预测,今年玻利维亚经济增长率仅为1.5%,2026年为1.1%,在拉美国家中处于较低水平。
曹廷指出,新总统就任后,可能会采取较为务实的经济政策,短期内或能缓解部分经济困境,如外汇短缺、外资不足等,但要彻底解决高通胀、经济结构单一和贫困等深层问题,需要长期稳定的政策执行、社会共识的凝聚和外部环境配合,难度较大。
徐世澄表示,目前进入总统选举第二轮的两名候选人都反对与古巴、委内瑞拉等拉美左翼国家发展关系,主张在国内搞私有化。但是,这两人也都表示将跟中国保持友好合作关系。未来无论谁成为玻利维亚新总统,该国与中国的关系预计都将保持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