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马克龙要给普京来一场“鸿门宴”!邀请俄乌在瑞士先见一面?瑞士表示:不会逮捕普京

马克龙要给普京来一场“鸿门宴”!邀请俄乌在瑞士先见一面?瑞士表示:不会逮捕普京 当地时间8月19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美俄乌三方会谈开始之前,为什么不在“中立国家”瑞士先举行俄乌峰会?这样欧盟和法国也可以参加。 从背景来看,俄乌冲突持续近四年,谈判进程长期被美国主导。无论是阿拉斯加美俄峰会还是华盛顿美乌欧会晤,欧盟始终处于边缘位置。欧洲国家虽为乌克兰提供了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但在核心谈判中缺乏话语权。 例如,特朗普在8月18日的会晤中突然中断讨论,与普京单独通话40多分钟,将欧洲领导人晾在一边。这种被边缘化的感受,迫使欧盟和法国急于寻找机会介入谈判。 马克龙选择瑞士作为会谈地点,表面上是利用其“中立国”身份,实则另有考量。瑞士虽自称中立,但近年来在对俄政策上明显向西方靠拢。 2025年8月,瑞士全面加入欧盟对俄第18轮制裁,冻结俄罗斯金融机构、军工企业的资产,并限制相关人员入境。这种立场上的倾斜,使得瑞士的中立性受到质疑。 不过,为了促成峰会,瑞士外长卡西斯19日明确表示,将确保普京的安全,给予其豁免权,即便国际刑事法院曾对普京发出逮捕令。这一表态为普京参会扫清了法律障碍,但也暴露了瑞士在外交上的实用主义倾向。 对于马克龙而言,瑞士峰会的核心目标是将欧盟的谈判条件强加给俄乌双方。欧盟在华盛顿会晤中与美国存在明显分歧:欧洲希望先停火再谈判,而特朗普主张“边打边谈”;在安全保障问题上,欧洲倾向于建立由自身主导的框架,美国则要求欧洲承担主要责任。 马克龙试图通过瑞士峰会,将欧盟的停火要求、领土完整原则等纳入谈判议程,从而在美俄乌三方会谈前确立欧洲的话语权。例如,他在采访中强调,乌克兰的和平不能是“投降式和平”,暗示欧盟反对以领土换和平的方案。 然而,这一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俄乌双方的态度。俄罗斯方面,普京尚未明确回应瑞士峰会的提议,但俄外长拉夫罗夫19日表示,任何涉及领导人层面的接触均需“谨慎准备”,并强调俄方的安全利益必须得到尊重。 这意味着俄罗斯可能接受会谈,但会坚持其核心诉求,包括乌克兰承认新领土现状、承诺不加入北约等。乌克兰方面,泽连斯基在华盛顿会晤后态度有所软化,同意与普京举行“任何形式”的会晤,但强调领土问题只能在领导人层面讨论,且乌克兰宪法禁止割让领土。这种矛盾的表态,显示出乌克兰在压力下的妥协意愿与底线立场之间的挣扎。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特朗普虽支持举行美俄乌三方会谈,但对欧洲的介入持保留态度。他在华盛顿会晤中明确表示,美国将“提供很多帮助”,但欧洲需承担第一线责任。这种态度使得欧盟在谈判中处于被动地位。 此外,特朗普还提出,若乌克兰同意从顿涅茨克地区撤军,有望快速达成和平协议,这与欧盟主张的领土完整原则存在冲突。美国的这种双重标准,进一步加剧了欧盟与美国之间的分歧。 从现实层面看,瑞士峰会面临多重挑战。首先,瑞士的中立性争议可能影响俄方的参与意愿。尽管瑞士保证不逮捕普京,但俄罗斯对西方的信任度已降至冰点。 其次,欧盟内部的分歧难以调和。东欧国家如波兰、波罗的海三国更倾向于对俄强硬,而法德等西欧国家希望尽快结束冲突,这种内部分裂可能导致欧盟在峰会上无法形成统一立场。 此外,乌克兰的领土问题是谈判的核心障碍。俄方要求承认新领土现状,乌方则坚持恢复1991年边界,双方立场几乎没有交集。伊斯坦布尔会谈的失败已证明,在领土问题上的僵持不下,会导致谈判无果而终。 更深层次的矛盾,在于各方对国际秩序的不同认知。俄罗斯主张建立多极世界,反对西方中心主义;欧盟则试图维护基于“西方规则”的国际秩序。 这种结构性矛盾,使得任何谈判都难以在短期内取得突破。马克龙的瑞士峰会提议,本质上是欧盟在美俄博弈夹缝中的一次突围尝试,但其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外交技巧,更取决于各方在核心利益上的妥协意愿。 目前,局势仍处于动态变化中。特朗普计划在8月22日前安排美俄乌三方会谈,而普京与泽连斯基的会晤可能在未来两周内举行。瑞士峰会能否成为这一进程的关键节点,取决于欧盟能否协调内部立场、俄乌能否展现谈判诚意,以及美国能否在其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若各方继续坚持强硬立场,瑞士峰会可能重蹈伊斯坦布尔会谈的覆辙,沦为一场政治表演。反之,若能在停火、安全保障等议题上取得阶段性共识,或许能为长期和平奠定基础。但无论结果如何,这场外交博弈都将深刻影响俄乌冲突的走向,以及欧洲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