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些和詹姆斯做过队友的球员,总让人忍不住琢磨:是角色变了,还是我们对他们的期待跟着变了?
比如欧文,没和詹姆斯搭档时,在骑士是 “独得过分” 的潜力新星;联手后拿了总冠军,却成了 “需要球权才能发光” 的争议点。后来离开詹姆斯,又在篮网、独行侠打出过神仙表现 —— 到底是詹姆斯限制了他,还是冠军体系放大了他的短板?
再看乐福,森林狼时期是场均 26+12 的 “两双机器”,到了骑士成了 “空间型四号位”,数据跌了一半,还总被吐槽 “软”。可没人否认,他为了球队牺牲了球权和打法,那枚总冠军戒指里,藏着多少被忽略的适配性?
还有波什,从猛龙 “龙王” 到热火 “三巨头” 之一,数据从 24+10 降到 18+8,却成了球迷口中 “可有可无的拼图”。但看过那些年热火比赛的都知道,他放弃低位单打改练三分,才给詹姆斯和韦德腾出了突破空间 —— 这种牺牲,该算 “退化” 还是 “转型”?
更有意思的是 JR・史密斯,在掘金是 “神经刀” 得分手,到了骑士成了 “冠军射手”,可总决赛那个致命失误后,又被骂成 “战犯”。同一个人,不同阶段的评价天差地别,是他真的在 “演”,还是我们总用放大镜盯着冠军队的瑕疵?
其实啊,巨星身边的角色球员,就像被放进了不同的坐标系。詹姆斯的打法需要队友适配他的节奏,有人能在这种体系里找到新价值,有人却会暴露短板。但话说回来,到底是 “队友因他变弱”,还是 “我们高估了队友原本的实力”?或者,是不是总冠军的压力,让每个人的优点被放大,缺点也被无限聚焦了?
你觉得,那些和詹姆斯合作过的球员,是真的 “变了”,还是我们看他们的眼光,从一开始就带着滤镜?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