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88年上海,86岁的名医邝安堃不顾子女反对,娶23岁的小保姆,四年后邝安堃去

1988年上海,86岁的名医邝安堃不顾子女反对,娶23岁的小保姆,四年后邝安堃去世,留下的遗嘱更是惊呆了所有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邝安堃的一生,注定与医学紧密相连,少年时,他便因聪慧出众被震旦大学的法国教授赏识,获推荐赴法深造,最初他选择的是化工专业,但看到祖国战乱频仍,百姓受病痛折磨,他毅然改学医学,立志将来能以一己之力救治更多同胞。 在巴黎医院的岁月里,他以勤奋与才智获得认可,成为首位取得住院医师资格的中国人,1933年又取得巴黎大学医学博士学位,这一成就放在当时堪称中国医学的荣耀。 归国后,他在上海迅速崭露头角,广慈医院的内科因他而名声大振,后在上海第二医学院任职时,他积极推动学科细分,将内科划分为心血管、内分泌等专科,这在当时是极具前瞻性的举措。 他不仅发现了特殊类型的回归热,还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奠定了他在世界医学界的位置。他的一生中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学生,其中王振义院士后来成为血液病领域的顶尖人物。 与此同时,他还在中西医结合上做出探索,复方降压片的诞生便凝聚了他的心血,改革开放初期,他又为恢复职称制度奔走呼吁,使得一度停滞的学术体系重新焕发生机。 事业上的成功并未填补他内心的孤独,1976年,妻子宋丽华病逝,原本温暖的家庭骤然失去依靠,两个儿子早已成家,陪伴的时间越来越少,老人逐渐成为典型的“空巢”,更令人遗憾的是,他与子女关系并不融洽,尤其在财产分配的问题上曾闹得不欢而散。 1989年,他甚至因前妻的遗产问题与儿子对簿公堂,最终只得卖掉位于永福路的老洋房,以房款平息争端,这些裂痕让他心中积下了不小的失落与隔阂。 就在这样的境况下,年轻的朱菊仙走进了他的生活,她来自绍兴,年仅二十出头,被雇来照顾老人的起居,勤快、爽朗、细致,她很快赢得了邝安堃的信赖。 与其说她只是保姆,不如说成了生活里不可或缺的陪伴者,她会听他讲年轻时的经历,也对他一生所从事的医学事业表现出浓厚兴趣,在精神与情感的慰藉下,孤寂的老人渐渐生出依赖。 1988年,八十六岁的邝安堃做出了让人震惊的决定,他要娶比自己小六十三岁的朱菊仙,此事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两个儿子坚决反对,亲友亦大多不解,但他一向有留法学者的独立个性,认定的事从不轻易动摇。 面对压力,他坚持登记结婚,甚至主动了断了与子女之间的财产纠纷,他卖掉了永福路的洋房,以五十九万美元成交,分给儿子们各十万美元,自己留下的三十九万则购置了华山路的新居,他还资助朱菊仙进入中医夜大学习,希望她能延续自己一生未竟的医学事业。 命运的转折来得比想象中更快,1992年,邝安堃因一次意外摔倒与世长辞,消息传出后,人们除了惋惜这位名医的离去,更为他留下的遗嘱震惊不已,遗嘱中明确写明,所有遗产包括房产和存款,全部归妻子朱菊仙所有,不留给子女任何一分。 两个儿子愤然将继母告上法庭,质疑遗嘱伪造,他们认为,父亲晚年受人左右,遗嘱不可信,经过司法鉴定,遗嘱确系邝安堃亲笔,并有律师见证,法律效力无可争辩,最终法院判决遗产由朱菊仙全部继承。 外界对此议论纷纷,褒贬不一,有人感叹老人晚年的孤独让他作出如此选择,也有人认为这是他对亲情失望后的倔强表达。 无论如何,朱菊仙确实继承了遗产,但她并未沉迷享乐,而是继续完成学业,成为一名中医师,并将部分钱款用于慈善与助学,她的举动多少回应了邝安堃晚年的期许,也让外界对她的评价渐渐复杂。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