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不愿意和任何人搅和在一起,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很舒服,没烦恼,什么没事聚聚会,聊聊天的,断掉聚会闲聊,内心清静了很多。 去年秋天把手机里的聚餐群一个个设成免打扰时,窗外的梧桐叶正簌簌往下掉。以前总被“周末聚聚”“好久不见”的消息追着跑,现在周末早上能安安稳稳煮碗面,听着锅里咕嘟咕嘟的声响,比在酒桌上强颜欢笑舒服多了。 记得刚断舍离那些无效社交时,同事还劝我:“人脉都是攒出来的,老不露面不好。”可我心里清楚,那些需要刻意维系的关系,就像不合脚的鞋,穿着磨脚,脱了才轻松。有次部门聚餐,我借口家里有事提前离席,走在晚风里突然发现,不用硬撑着听酒桌上的客套话,连空气都变甜了。 楼下的陈姐退休后也成了“独行侠”。以前她总被广场舞队的姐妹拉着凑局,今天谁家孙子满月要随礼,明天谁买了新衣服要评头论足,累得回家就瘫在沙发上。后来她索性退出了队伍,每天早上提着画夹去公园写生,画晨光里的芦苇,画湖边打盹的猫。有次我遇见她,她正对着一朵野菊描线条,阳光透过画笔在纸上投下细碎的影子,“以前总怕不合群,现在才明白,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你不赴宴就走散。” 我开始把省下来的聚会时间用来做自己的事。以前总说没时间看书,现在床头堆着的诗集终于能翻完;以前嫌养花麻烦,现在阳台的多肉长得胖乎乎的,每片叶子都带着阳光的味道。有次在书店泡了一下午,直到店员提醒要关门,才发现自己连手机都没怎么碰。那种沉浸在文字里的专注,比在聚会上插科打诨踏实多了。 朋友老周曾是酒局上的“风云人物”,后来因为一次急性胰腺炎住了院,出院后彻底戒了应酬。他把书房改成了木工房,每天下班后就琢磨刨木、打磨,家里的书架、花盆架全是他亲手做的。上次去他家,他正给一把木椅上蜡,木屑在夕阳里飘着,“以前觉得朋友多面子大,现在才知道,能安安静静做点喜欢的事,比什么都强。”他手上的老茧蹭亮,眼里的光却比以前更亮。 不是所有独处都是孤僻,就像不是所有聚会都能暖心。我有个远房表姐,年轻时总被“合群”绑架,明明不喜欢打牌,却天天陪着街坊凑桌;明明不擅长喝酒,却在酒局上硬撑。五十岁那年她突然想通了,报了老年大学的钢琴班,每天背着琴谱去上课,手指在琴键上从生疏到流畅,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舒展。她说现在就算一个人在家弹一下午琴,也比在牌桌上强颜欢笑快乐。 有人说独处会让人变得孤僻,可我觉得真正的独处是给自己留片空地。不用迁就别人的时间,不用附和不想聊的话题,不用假装喜欢自己不感兴趣的热闹。就像种在院子里的树,扎根越深,越不需要依附攀缘。那些需要你费力维持的关系,本就不属于你;那些让你觉得疲惫的社交,不如趁早放手。 现在的我,周末会去公园散步,看落叶飘在水面;晚上会窝在沙发上看老电影,跟着剧情笑或哭;偶尔也会约三五好友喝杯茶,但不再为了“合群”勉强自己。内心的清静不是与世隔绝,而是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就像窗外的月亮,不管有没有人抬头看,它都在那里,亮得安稳、清透。 真正的舒服,从来不是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而是能在自己的节奏里慢慢走。那些断掉的无效社交,就像剪掉多余的枝叶,让生活的主干能更自由地生长。一个人独来独往不是孤独,是给自己留一片能自由呼吸的天地,在这片天地里,你可以做回最真实的自己,不用伪装,不用讨好,只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猜你喜欢
看着都好难受,太绝望了
2025-08-19
李兴擎说
哪一刻让你觉得世人皆苦?
2025-08-19
浅笑染流年
人生开始变好,往往是从远离“牛马之交”开始的
2025-08-18
麦麦笔记
善的人才能独处,恶的人是独处不了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恶的人已经有恶的种子了,
2025-07-29
云端轻舞
不要介入别人的因果!
2025-08-20
南堤
李敖说:“一个人在社会上,礼貌是没有用,谦逊也没用,古道热肠也没有用,忠厚老实也
2025-08-18
风铃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