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落后1分,胡明轩最后时刻出手投3分,绝杀失败,苏群质疑为什么不投2分;杨毅有不同观点,认为三分出手是很好的选择,而张公子的出手选择糟糕 当时凌晨两点多一点,在看到胡明轩3分绝杀失败后,我觉得出手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胡明轩错过了一战封神的机会。而当时苏老英雄公开质疑球队战术和出手选择,在球队只落后1分的情况下,觉得应该给大秋,去篮下扣篮,好歹也要造一个犯规,而不应该去投3分。 而杨毅则有不同的观点,杨认为:在裁判看回放的时候,郭士强指导已经布置了进攻战术,当时并不知道澳大利亚球员和赵睿罚球如何,球队到底会落后1分还是2分;在球队将士连续拼搏两场(半决赛拼新西兰,决赛拼澳大利亚)的情况下,打加时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此无论落后1分还是2分,投进3分终究是一个绝杀球,不用打加时。 杨毅继续补充道:当时时间只有3秒多,在内线拥挤的情况下,还得运球,时间可能来不及,且这个战术出自NBA球队勇士的“quick hitter”战术,郭指导很熟悉,之前在辽宁队的时候,经常给哈德森最后时刻设计的三分战术,且屡试不爽。 当球迷提到了和张公子最后时刻的投篮选择是不是一回事儿的时候,杨毅果断说道:那就不是一回事儿,张镇麟接球的时候,时间还有5秒多,在运球晃飞对手且篮下空虚的情况下,完全可以突破到篮下终结。而胡明轩的投篮是教练设计的战术,且胡明轩是停球晃飞对手,只能出手3分,再运球就是走步了。且张公子在投篮不中的情况下,只会抱头懊恼,而不知道就近犯规,从而导致时间走完,中国队输掉了比赛,张公子难辞其咎。 而张公子的选择让我想起了2011年亚锦赛,易立的选择。几乎是同样的位置,差不多的空间,同样以扣将闻名,且张公子还夺得过扣篮大赛的冠军,易立的选择是突破进去暴扣,那是易立职业生涯特别经典的一球;而更年轻的张公子选择了自己并不擅长的投篮,没投进还抱头懊恼,而不去立马犯规。但凡那球张公子投不进立马去抢板,或者就近犯规,而不是站在界外看着时间走完,我们球迷也不会黑他,质疑他,能力先不说,主要是张公子态度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