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靶向赋能强筋骨 激活营商“新引擎” 开封市规范行政执法培训班侧记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赵阳通讯员房彦吟

8月14日至19日,开封市规范行政执法培训班分两批次举行,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在市委党校设主会场,各县区委党校设分会场,全市近1万名行政执法人员集中“充电”。这场培训正以系统化、精准化的实效,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新动能。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而规范的行政执法则是法治营商环境的重要基石。如何让每一次执法都经得起检验,让每一家企业都能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安心发展?开封这场覆盖广泛、针对性强的规范行政执法培训给出了答案。

“行政执法绝非单纯的‘找问题’‘开罚单’,其根本目的是服务社会、维护秩序、护航发展,必须摒弃‘管理即管控’的旧思维,主动换位思考,真正实现执法效能与群众感受的双提升。”参加本次培训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闫跃勇在工作日记中写下这样的培训感悟。

以培训破题锚定优化营商环境靶心

当前,开封市正全力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已成为影响营商环境的关键变量。据统计显示,企业反映的执法类诉求集中体现为检查频次过高、处罚标准不一等问题。为此,开封市针对行政执法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迅速启动此次培训,将其作为行政执法质量提升三年行动的重要抓手。

培训会提出明确目标:深刻认识规范行政执法重大意义,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确保规范执法工作落地见效。这一部署,为全市行政执法人员划定了清晰的行为准则和努力方向。

“培训课程设置很好,针对性强,特别是关于行政复议与行政执法衔接的讲解,为我在今后化解行政争议提供了新思路。”开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人员刘娟说,“这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相信能学到不少真本事,更好地平衡执法力度与服务温度。”

经验交流促提升精准施教解难题

针对不同执法领域特点,课程紧密围绕“执法原则把握”“程序规范遵循”“风险有效防控”“改革实践推进”等多个维度,邀请高校法学专家、政府法治机构骨干和执法单位代表共同授课,为参训人员提供了系统且具体的操作指引与问题解决思路,助力其精准破解执法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切实提升规范执法能力。

培训还设置了经验交流环节,聚焦实战实效,各部门亮出家底、分享妙招。市市场监管局推行的跨部门联合执法“综合查一次”机制,通过整合执法资源有效减轻企业迎检负担;市文旅局运用大数据监测实现非现场执法全覆盖,既减少对企业经营干扰,又提升监管效能;市交通运输局实施的分级分类监管,依据企业信用等级动态调整检查频次,让执法更具靶向性。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执法监督人员李颖深有感触地表示:“几位老师的倾囊相授,让我从‘把关者’的角度,对‘规范’二字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和警醒。下一步,要做好学用转化,当好执法质量的‘守门员’,将规范和服务化为审核本能,为提升行政执法质效贡献力量。”

从课堂到实践法治红利持续释放

这场覆盖近万名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是开封市在规范行政执法领域迈出的又一坚实步伐,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举措和成效,正转化为市场主体的满满获得感,让法治护航营商环境的图景愈发清晰。

“我们正在推进‘满意开封’汴企查涉企行政执法问题建议征集工作。按照‘公开透明、统一归口、分类处置’原则,常态化收集企业、群众对行政执法机关执法质量、执法效率、执法风纪等内容的意见建议和问题线索,并依法依规处理。这是司法行政机关加强涉企行政执法监督的又一有力举措。”开封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除此之外,开封市还出台了推进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建设工作会商机制,整合13个行政执法重点部门力量,形成“1+N”联合监督模式,化解监督力量分散难题。建立加强涉企行政执法监督“四项机制”,增设35个监督点、聘请50名监督员,推动企业深度参与,提升获得感与满意度。

数据是成效最有力的证明:今年截至7月底,开封市12479家赋码企业年均受检率降至5.75%,同比下降85.56%;立案查处率同比下降96.23%。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执法部门实现“随叫随到、无事不扰”,既守住了监管底线,又为企业留出了安心发展的空间。

“我们将以常态化培训强本领、以精准化监督促规范、以多元化机制优服务,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增强行政执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让法治红利更好惠及各类市场主体,为开封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筑牢坚实法治根基。”开封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祖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