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马龙绘就绿美交通新画卷

马龙城郊的绿美公路。查朝云摄

本报讯(特约记者查朝云)近年来,马龙区紧紧围绕“畅、安、舒、美”的建设目标,按照“设施美、绿化美、路域美”的要求,聚焦绿美国道、绿美高速公路、绿美农村公路建设,采取补绿、植绿、插绿等方式,让“绿美”成为马龙交通发展的鲜明底色。

马龙区坚持规划先行,立足区域交通布局与自然条件,制定科学系统的绿美交通建设方案。在国道G248核心路段(马龙至黑泥哨段)绿美建设中,坚持宜树则树、宜果则果、宜草则草、宜花则花的原则,充分利用存量绿化基础,补植球花石楠、红叶李、木槿、香樟等乡土树种,有效提升道路安全通行效率与整体形象,打造“一线一景、路景交融”的特色景观。在王家庄街道,干线公路上的乔木与花灌木错落有致,形成层次分明的生态屏障;支线道路则融入乡土树种与田园风光,实现“一步一景”。在大庄乡大庄社区,由60余名党员干部组成的队伍,早在雨季来临之前,就对马大公路大庄段、大冬线两侧遮挡视线的行道树进行修剪,并栽种了6万余株黄冠菊。

马龙区多方争取项目,积极筹措资金用于绿美交通建设,真正做到了“建设一条路、示范一条路、美丽一条路”,形成了“县道有示范、乡镇有亮点、一路一风景”的路域环境。同时,坚持“三分建、七分管”的思路,推行专人专责、全程跟踪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从苗木栽植到日常修剪,从病虫害防治到动态巡查,全力做到每个环节都责任到人。建立“动态巡查+群众监督”机制,确保路树成活率常年保持高位,定期开展补植补种、整形修剪工作,让每一条公路始终保持“高颜值”。

推进绿美交通建设,不仅美化了群众出行环境,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借助良好的交通条件,马龙区的水果、蔬菜、花卉、畜禽等特色农产品更加便捷地运往全国各地,成功打造集景观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于一体的绿色经济走廊。除此之外,马龙区将自然风貌、红色文化、民俗风情等融入绿美交通建设中,把马过河风景名胜区、旧县玫瑰花种植基地、土瓜冲等景区景点、农业庄园、旅居村紧密连接起来,建设“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走廊,形成“绿美公路+”效应。在王家庄街道,从集镇到车马碧水库旅游规划区,从热闹街道到静谧村落,全长39公里的“绿美公路”建设工程全面铺开,数万株新植苗木迎风挺立,不仅构筑起生态屏障,更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