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常州十年匠心铸良法,创新担当促发展

自2015年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常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27部、修改8部地方性法规,其中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等6部法规为全国首创,住宅物业管理条例等4部法规被列为全省设区市立法精品培育与示范项目。

以立法引领发展,立足本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和产业特点,积极推进创制性、引领性立法,形成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地方性法规矩阵。制定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促进智能制造发展条例、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从体制机制上巩固产业的先发优势和成果,为常州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升提供法治保障。

以立法守护生态,坚决扛起太湖治理“上游担当”,因地制宜制定水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河道保护管理条例、天目湖保护条例等法规,全面构建起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五水共治”的法规体系。水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作为全国首个全域性水生态保护地方性法规,被全国两会《中国人大》专刊宣传报道。

以立法保障民生,坚持“民有所呼、法有所应”。兜牢安全底线,先后制定租赁住房、外卖餐饮和电梯安全等9部安全类法规,保障群众住得安心、吃得放心、出行顺心。关注“一老一小”,制定劳动教育促进条例,入选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条例被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列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经验举措在全国推广;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让“家门口幸福养老”从心愿变成实景。

以立法赓续文脉,聚焦历史文化“活态传承”,以系统性立法构建文化保护新格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构建常州历史文化“全要素保护”体系;焦溪古镇保护条例守护江南水乡古镇特色风貌;与无锡协同开展锡剧保护传承立法,让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