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沈阳日报
为增进广大未成年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教育引导中小学生保护和传承城市文化遗产,皇姑区组织各学校开展“探源中华文明传承红色基因”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辖区各中小学积极响应,引导在校学生通过参加参观研学、制作手工作品、录制短视频、做小讲解员等方式参与其中。
宁山路小学教育集团:走近中医药经典入童心
宁山路小学教育集团充分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优势,联合辽宁中医药大学,打造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实践体验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城市文化遗产之美,从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一是开展“中医药经典启蒙课”,通过齐声诵读《大医精诚》,感悟医者仁心;通过参观辽宁中医药大学博物馆(辽宁省中医药博物馆)和学校“最美图书馆”,了解中医药发展历史。二是开展实践体验活动,通过制作香囊、艾草锤,画扇面等活动,体验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学习体验针灸手法、推拿手法、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实用小常识,体会“医者仁心”、生命可贵。三是增设中医药人工智能科普课程,让孩子们感受科技如何助力古老智慧,初探智能科技守护健康的可能。四是通过参观辽宁中医药大学本溪校区劳动教育基地、德育基地和美育基地,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昆山二校:小脚丫丈量大世界挑战一百个博物馆
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昆山二校组织学生在“挑战一百个博物馆”馆、校课程实践活动中,以博物馆为时空隧道、民俗馆为文化解码器,完成跨学科“任务卡”,以独特的“适性育人”模式重塑暑假的意义。智慧气象站实践作业以“探索传统气象智慧,感受文明传承”为核心,引导同学们深度游览辽宁省博物馆,了解“没有现代科技时人们如何观云识天”,同时通过“画图+文字记录一周天气”的方式,激活文明密码的“时空对话”。这个暑假,也有同学化身“小小味觉侦探”,打卡各类民俗馆,用糯米团捏出会跳舞的汤圆,在糖画里发现几何图形的秘密;采访爷爷奶奶记录“最甜童年味道”;化身“节气美食家”,用美食破解“节气密码”。
此外,昆山二校与辽宁省图书馆签署馆、校合作协议,围绕“四季童读·夏季卷”展开,引导学生以绘画、思维导图、读书笔记等形式记录下对历史文化的感悟,推动阅读从“学习任务”向“生活方式”转变,让“图书馆打卡”真正成为传承城市文化遗产的“加油站”。
童晖小学教育集团:阅读与讲解让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更有趣
童晖小学教育集团各校区立足实际,通过阅读、志愿者讲解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探源中华文明传承红色基因”社会实践活动,弘扬和保护城市文化遗产。童晖小学乐童校区深入推进“红领巾”小讲解员活动,学生代表利用暑假线下参与志愿服务,为参观者介绍沈阳故宫。童晖小学金山分校以阅读为主开展实践活动,孩子们通过阅读《中华文明故事集》《辽宁文化遗产》等书籍,探寻城市文明脉络。荐读《红色少年的故事》《抗美援朝英雄传》等红色读物,通过文字重温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此外,学校持续跟踪阅读反馈情况,确保活动取得实效,鼓励学生撰写读后感、绘制手抄报,巩固实践成果,助力学生在阅读中领悟城市文化遗产的魅力。
本报特约记者吕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