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南哥”苍南队击败丽水队,成为首个战胜市级联队的县级队

今晚19时,温州市苍南县体育中心体育馆,苍南队对丽水队的比赛准时开始。

预选赛7战7胜的苍南队,被球迷们亲切称为“南哥”。

进入城市站的首场比赛,“南哥”继续稳定发挥,主场以92比81,击败丽水队,拿下城市站首胜。

“南哥”的实力无法掩藏!比赛一开始,就上演了精彩绝伦的连续进球,快速拉开比分,并始终保持着较大的比分差距。

第二节时,苍南队55号柳杨杰以矫健的身姿和灵活的走位,连续突破上篮得分,并数次抢得篮板,为队友提供助攻,继续拉大差距。到第二节结束时,比分到达55:42,差了13分。而第二节几乎也成为了55号柳杨杰的个人表演秀。

第三节,比分继续拉大,到达了15分的分差。不过,中场休息后的丽水队调整了战术,加强了防御,缓缓追近比分,在第三节中段时将比分缩小到8分,但苍南队并没有给到丽水队追平比赛的机会,用快如闪电的突破和上篮,再次将比分拉开。由于体力的下降,丽水队和苍南队的失误都有所提升,关键时候55号柳杨杰在被针对分情况下却始终保持稳定发挥,让守住了比分差距。

第四节,比分70:60的情况下,丽水队上篮多次出现失误,被苍南队抓住机会,继续拉大比分。

剩6分45秒时,柳杨杰因为体力下降也开始出现失误,不过在方瑜等队友的默契配合下,依旧连续得分,比分拉大到75:63。之后柳杨杰越战越勇,甚至拿下一个不合理的垂直得分,单场得分超过30分。

虽然比分始终处于落后,丽水队依旧顽强拼搏,牢牢咬紧比分。最终92:81,南哥实现浙BA八连胜,也成为了首支战胜市级联队的县级队!.

“南哥”为什么这么强?

苍南人说,“南哥”的战斗力,始于苍南的中小学校。

据了解,苍南队里,尹城、方瑜、王正尧等10名主力球员,均从这所曾培育出国手吴前的中学走出的。自1998年被评为“浙江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2008年获评“浙江省首批体育特色学校”,灵溪一中便以近三十载光阴浇筑苍南篮球“摇篮”的根基。

灵溪镇第一中学尽管没有专业体校的建制,自2011年校队在ZSBL浙江省中学生篮球赛上取得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后,就开始以每天1.5小时、每周6天、寒暑假无休的“铁律”训练,将少年的热爱锻造成专业的素养,现已在全校形成“班班有球队”的运动氛围。从培养出篮球国手吴前,到成为浙BA预选赛温州赛区冠军之师主力的成长摇篮,灵溪一中的秘诀在于苍南“小学—初中—高中”的篮球运动三级梯队培养路径:2009年起,灵溪一中每年3至5个名额从全县小学特招优秀篮球苗子,并同步在校内发掘,校队年均人数超20人,至今输送超80名篮球特长生进入苍南中学、海亮中学等省级重点高中,成为温州地区篮球人才的重要输出地。

如今,苍南已培育8所篮球特色学校,并构建了U10、U12、U15三级选拔机制,在训注册青少年运动员达230人。近三年,全县累计向省市专业队输送球员35人,向CUBA输送6人,培育出前国家男篮队员吴前、入选2024年世界中学生篮球锦标赛中国代表队的郭骐宁等顶尖篮球人才,形成“以赛促训、以训育才”的良性循环。

因着人才优势,苍南不仅拿下此次浙BA温州预选赛冠军,更在2023年起连续两年斩获“共富杯”浙江省山区海岛县篮球联赛冠军,还输出球员代表温州斩获2025年浙江省男子篮球超级联赛季军。从启蒙、到培育,再到输出,苍南的篮球梯队建设贯通了人才输送管道,为其在赛场上的亮眼表现注入了强劲动能。

拐弯就有球场:这里有全民篮球的“气候”

“南哥”的战斗力,长于苍南的街头巷尾。

“以前想打球得跑老远,现在出门拐个弯就到。”家住苍南县城新区的球迷蒋先生,是“浙BA”的忠实观众,也是社区篮球场的常客。

他的话道出了苍南篮球的坚实底气:遍布全县的669个篮球场,实现标准化篮球场乡镇全覆盖,让篮球运动更加触手可及。

2024苍南首届“村BA”赛事如今,这股根植于街头巷尾的篮球运动热情,在“社会力量办体育”的加持下,愈发节节攀升。社会组织育人才,让更多人了解篮球、爱上运动。苍南县篮球协会注册会员800人,拥有国家一级裁判8人,年均培训篮球教练50人次;全县15家持证篮球培训机构,年培训学员超5000人次,并且经常组队外出参赛,激发球员发展活力。例如温州盛博体育文化有限公司就多次组织签约球员前往“共富杯”、浙超等赛事。社会组织办赛事,让更多人在家门口畅享篮球盛会。

苍南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进“办赛”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连续多年承办国际职业篮球对抗赛、中美职业篮球对抗赛、U19中国国青男篮四国赛、长三角篮球对抗赛等高规格篮球赛事等。例如今年3月举办的“盛博体育杯”中国篮球发展联赛(CBDL)巅峰挑战赛,作为苍南今年首场高水平篮球盛会,首日即吸引近3000名观众到场观赛。

由尹城(右四)、方瑜(左四)、陈剑(右一)、王正尧(右三)等球员组成的苍南队参加2023浙江“共富杯”

从普通民众到社会组织,这股热情催生出“南哥”独特的战斗力。这支冠军之师的球员身份多元——教师、学生、个体户,却毫无“球星包袱”,比如“得分机器”0号柳杨杰全场飞奔连续得分,14号王正尧化身“篮板怪兽”屡屡抢下进攻篮板,“防守尖兵”8号梁正东全场盯防对方主力球员……这些球员均有一技之长,又像齿轮一样紧密咬合,没有个人英雄主义,只有严丝合缝的团队协作:传切配合、精准挡拆、全员退防,稳扎稳打,最终豪取“七连胜”。“队中很多人是平时一起打球的伙伴,所以大家的配合默契度会更高。”

苍南队6号球员方瑜说,日常训练增加了团队配合能力,成了苍南队得胜的关键优势。当全民热情与专业培训在街头巷尾嫁接,“南哥”的战斗力便有了最深厚的根基。

打造“运动之城”:这里有顶层设计的“土壤”

冠军之师的战斗力,臻于苍南的顶层设计。

从前两年的“共富杯”,到今年的浙超,再到此次浙BA预选赛,温州各地球迷一再追问:“为啥是苍南?”苍南给出的回答是:这源自苍南“大县大城·五城联建”之“运动城市”建设的长远布局。

位于苍南藻溪镇街头公园的篮球场

对苍南而言,体育运动从来不是被边缘的领域。尤其近几年,在苍南“运动城市”建设版图上,一座座体育基地呼之欲出:江滨公园水上运动中心今夏即将投用,为市民带去皮划艇的快乐;张玉宁足球训练基地的选址已敲定,将填补县域足球专业训练的空白;明年落成的吴前体育馆,更以篮球、游泳、羽毛球、全民健身四大功能区的布局,昭示着“全民健身新地标”的雄心。

本土赛事的生长力更令人惊叹。就拿篮球赛事来说,仅2024年苍南首届“村BA”赛事为例,该赛事历时33天,吸引18个乡镇54支本土队伍、918名运动员参赛,累计观赛观众超10万人次,线上直播观看量突破100万人次,足见当地篮球运动的深厚群众基础;带动赛事配套“山海大集”决赛期间销售额130万元,周边文旅消费超500万元。

最近,苍南第二届“村BA”正火热开展,苍南半程马拉松刚摘下“浙江银标”,168黄金海岸骑游、欧美职业篮球对抗赛等也已在筹备中……苍南县文广旅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敏透露,今年上半年苍南已举办70场赛事,“周周有赛事”让赛场欢呼成了苍南最常见的背景音。一个个基地的落成,一场场赛事的举办,让这座城市对体育的长期期待,有了一个个释放出口。“浙BA温州预选赛只是起点。”王敏表示,苍南将以设施与赛事为支点,撬动体育融入城市发展的每个环节,让体育设施覆盖全域、赛事经济激活消费、人才梯队持续造血,将运动基因转化为发展的澎湃动能。哨声暂歇,荣光已铸。苍南球迷的热血口号仍在耳边回荡——“浙江以南,苍南最强!”“南哥,南哥,一路凯歌!”未来,每一场赛事口号的回响,都将化作苍南向“运动城市”迈进的坚定足音!

部分内容来自苍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