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记者从自治区防非打非办获悉,宁夏将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金融活动列为2025年上半年专项整治的重中之重,并取得显著成效。据自治区防非打非办最新报告,专项整治行动已排查处置涉老非法金融风险线索数十起,有力维护了老年群体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报告指出,不法分子往往利用老年人信息不对称、渴望健康养老、寻求情感慰藉等特点,通过组织免费旅游、健康讲座、赠送礼品等方式诱骗老年人,承诺高额回报,推销所谓的“养老服务会员卡”“养老公寓预售”“老年保健品投资”等虚假项目。这类活动隐蔽性强、危害性大,一旦“暴雷”,老年人毕生积蓄往往血本无归。
宁夏民政、金融监管、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紧密协作,对全区养老服务机构、涉老企业进行“拉网式”风险排查。重点核查其经营资质、收费模式、资金流向、营销宣传内容。对发现的违法违规线索,坚持“露头就打”。
严格执行养老服务机构设立许可和备案管理,探索建立养老机构预付费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要求收取大额预付费的机构将资金存入指定银行账户进行监管,防止资金被挪用或卷款跑路。同时,加强对养老机构营销行为的日常监管,严禁虚假宣传、承诺投资回报。
组织“银龄宣讲团”进社区、进养老院,用方言土语、身边案例揭露骗局;在老年大学、社区活动中心开设“防非小课堂”;制作发放大字版、图文并茂的防骗指南;利用社区网格员、楼栋长、志愿者进行“点对点”风险提示,确保宣传精准触达。
引导和扶持合法、规范、普惠的养老服务供给,鼓励发展社区居家养老,增加普惠型养老床位,丰富老年文娱活动,从源头上压缩非法养老金融活动的生存空间,满足老年人真实、合理的养老需求。
自治区防非打非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养老服务领域风险防范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我们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健全长效机制,压实属地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坚决斩断伸向老年人‘养老钱’‘保命钱’的黑手,努力为全区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养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