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唐潇伦通讯员董维
炎炎夏日,热浪滚滚。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海盐县望海街道北荡社区恒锋路沿街的“培忠车辆维修店”,店主沈培忠正弓着腰给一辆故障车换刹车片,豆大的汗珠顺着额头淌进眼角,他抬手用满是油污的袖口一抹,脸颊上立刻留下两道黑痕,黑色的上衣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
这家坐落于街边的汽车修理店不足60平方米,墙角摞着工具箱,墙上挂满各式扳手、螺丝刀等,角落的应急电源和拖车绳随时待命。虽然空间紧凑,但修理装备、应急设施样样俱全。多年来,只要街坊邻里一个电话,无论上门维修还是路边救援,沈培忠总是有求必应,义务相助。凭借着口口相传的好名声,这家小店从1997年开张至今,已经营了28年。
手艺过硬
是值得信赖的“修车达人”
1996年,19岁的沈培忠一头扎进了修车行当,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学起了摩托车维修技术。一年后,他的“培忠车辆维修店”在双桥村和睦桥开张了,小小的铺子很快因手艺扎实、收费公道积累了口碑。
随着客流量不断增加,他先后把店搬到升界桥、北荡,但熟客们就像被磁铁吸引一样,一路追随而来。有位老顾客说:“找培忠修车,不仅手艺扎实,人更实在。”
时代变迁中,摩托车渐渐淡出视野,沈培忠没有守着老本行停滞不前。为了学会汽车维修,他每天观看教学视频学到半夜,拆了又装、装了又拆的零件堆成小山,手上的伤口结痂后又破了。凭着这股韧劲,他不仅熟练掌握了汽车维修技术,还拓展了配钥匙等新业务。
村里的张奶奶记得,去年冬天她挎着菜篮子出门,走到小区门口才发现家门钥匙不见了,急得在寒风里打转。沈培忠知道后,赶忙安慰她,还想办法给她重新配了一把钥匙,“您老人家出门买菜不容易,这点小事别放在心上。”像这样的暖心事,在他的铺子里时常上演。
热心善良
是随叫随到的“应急帮手”
对沈培忠来说,这家修理店不只是谋生的地方,更是互帮互助的纽带。去年夏天,邻居王女士的车在半路爆胎,急得给沈培忠打电话。他二话不说拿起工具箱就奔去现场,顶着烈日,一修就是半个多小时。当汽车引擎重新发出轰鸣声时,他已浑身湿透,就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这样的“紧急救援”数不胜数:时不时帮邻居拖车到修理厂,给亏电的车辆搭电启动……有次邻居问他:“培忠,总这么随叫随到,你不累吗?”他擦了擦手上的油污笑道:“远亲不如近邻,谁还没个为难的时候,搭把手的事儿,不算啥。”
有一次,70多岁的李爷爷推着吱呀作响的三轮车来修,那链条磨得发亮,转半圈就卡一下。沈培忠蹲在地上先给链条抹上机油,来回蹬了几十圈确认顺滑后才停下。当李爷爷掏出皱巴巴的零钱要付时,他按住老人的手,怎么都不收钱。
李爷爷过意不去,后来特意从家里带来一袋自己种的蔬菜,沈培忠笑着收下,转身又给老人的三轮车做了全面检查。“老人赚钱不容易,能帮就多帮点。”这句朴实的话,他说了那么多年,也做了那么多年。
从和睦桥到北荡,沈培忠的修车铺换了三个地方,但不变的是他对手艺的坚守、对他人的善意。这个皮肤黝黑、双手布满老茧的修车师傅,用一个个暖心的瞬间,把平凡的日子过成了温暖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