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92年,吴天一决定充当第一个“人体小白鼠”,亲自测试自己设计的高低压氧舱。“

1992年,吴天一决定充当第一个“人体小白鼠”,亲自测试自己设计的高低压氧舱。“反正我是个‘粉身碎骨’之人,要是出了什么事,那也无非是多了一处伤痕而已!” 因长年奔波在高原搞科研,他曾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受伤几乎是常事。 测试那天,他坦然开门进舱。 从北京空军总医院请来一位工程师,试验开始了。 在工程师的操作下,大气压从海拔八千米的标准开始下降,降至五千米时,由于降速太快,吴天一突然感到头疼,这时,他听到右耳“噗”的一声——鼓膜被打穿了! 紧急停舱后,看到吴天一的耳朵在流血,工程师忙不迭地道歉:“对不起,我把您当成歼击机飞行员了!” “如果没有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就很难得到你应该得到的成果。” 受伤后,吴天一没有在意,继续在舱体内做实验,直到完全掌握舱体运转的安全系数。 后来,这项成果派上了大用场。 2001年,二期青藏铁路开始建设,要在海拔5000多米的山上开凿一千多米的隧道,首要任务便是保证十几万筑路工人的生命健康。 鉴于一期建设期间,有不少铁道兵战士因高原病而不幸牺牲,铁道部特地成立了高原病防治专家组,由吴天一担任了组长。 重任在肩,吴天一立下了军令状:“我们的目标,就是不让一个人因为高原反应倒下!” 开工前,他精心编写了一份高原防护手册,沿着铁路线,他亲自送到每个工地,指导高原病的自我判断。 在他的建议下,一个个制氧站、高压氧舱建起来了,一路密布。一旦有人发病,第一时间进高压氧舱。 因劳累过度,吴天一的心脏发出警告,装上起搏器后,他兴奋地说:“挺好,有了它,我还要继续跟高原病较劲,较一辈子劲!”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14万劳动大军在平均海拔四五千米以上地区连续高强度作业,至建设完工时,全线抢救高原肺水肿千余例,成功率达到百分之百,无一例因高原病死亡。 这一壮举,被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世界级行业权威约翰·韦斯特称为“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 也因此,吴天一成为当之无愧的“生命保护神”。 而他自己,因为多年在雪山做研究,皑皑白雪对紫外线的反射又特别强,导致眼睛过早损伤,植入了人工晶体,再加上多次骨折、受伤,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呀,就剩一颗丹心是完整的!”

评论列表

425897
425897
2025-08-19 08:08
致敬,也是个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