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和大清一样都是战败国,沙皇和清朝统治者的最大区别是:不割地,不赔款!否则人家将血

和大清一样都是战败国,沙皇和清朝统治者的最大区别是:不割地,不赔款!否则人家将血战到底!再看清王朝,你明白差距有多大么? 尼古拉二世是俄罗斯帝国最后一位皇帝,出生在1868年,从小接受军事训练,1894年登基时才26岁。他推动远东扩张,导致日俄战争爆发。战争中,他干预军务,但失败连连。李鸿章则是清朝晚期大员,1823年生,早年镇压太平军,组建淮军,后主导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时,他管北洋水师,败后去日本谈判。两人都是战败国领导,但处理方式天差地别。沙皇坚持底线,清廷轻易让步。这反映出国家底气不同。 沙皇尼古拉二世面对日俄战争惨败,坚持不割本土土地,不赔一分钱。日本虽胜,但军费耗尽,士兵疲惫。俄国增兵不断,人数超日军三倍。沙皇知道国内乱,但宁愿再战也不丢脸。谈判中,俄代表维特死守底线,只让半个库页岛,无赔款。日本民众不满,闹事。相比之下,清朝在甲午战争败后,李鸿章签马关条约,割辽东台湾澎湖,赔2亿两白银。清廷怕日本扶植汉人政权,赶紧求和。俄国实力强,有铁路运兵;清无后备,惧内乱。谈判地也关键,马关在日本,电报被窃;朴茨茅斯中立,俄方占优。沙皇这种硬气,让清朝差距明显。 日俄战争,日本胜仗连连,俄海军全灭,陆军退守。但日本底子薄,再打就撑不住。俄国虽败,兵源多,国内虽罢工起义,但沙皇集中力量求和。朴茨茅斯谈判,美国罗斯福调解。日本先弃赔款,俄让南半库页岛。和约签成,日本得南满铁路和辽东租借。清朝甲午败局类似,北洋舰队沉,陆军溃。但清廷无翻盘资本,作为满人政权,怕汉人起事。李鸿章谈判被动,日方知底牌,强要割地赔款。俄国不怕革命到那种程度,坚持血战到底。清朝这种软弱,暴露王朝虚弱。 谈判细节显示差距。小村寿太郎代表日本,先要整个库页岛,维特拒。转谈朝鲜控制、满洲撤军、铁路转让,维特争回部分权益。到赔款,维特订船票,谈判差点崩。日本政府电令让步,沙皇也授权弃南半岛。结果无赔款,只割半岛。甲午时,李鸿章三次谈判后遭枪击,继续争,但清廷底线早破。日方伊藤博文压价,赔款巨额。俄国有资本拖,清无。沙皇态度:不让本土,不赔,否则再打。清朝没这底气,赶紧签。两国实力对比,俄国工业铁路发达,清农业落后。 后续,日俄战争后,日本侵华加剧,俄国1905革命爆发,尼古拉召杜马改革,但专制未改。一战败,1917年革命推翻他,被处决。李鸿章1901年死,清廷赔款导致财政崩,义和团起,八国联军侵。1911年清亡。两国结局都惨,但沙皇硬气一时,清朝软弱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