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多人来说,“成为中年隐退的自由人”是一个诱人的梦想。根据德国统计局数据,2023年约有1%处于劳动年龄的人,已主要依靠自身资产、资本收益或房租收入生活。专家指出:通过合理的策略、时间与耐心,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财务独立。
01
制定策略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网红”分享通过副业或网络产品打造被动收入的故事。但专家提醒,这些方法往往需要比想象更多的工作量,未必真正“被动”。相比之下,股票投资与房地产更被视为现实可行的路径:
股票适合从小额起步的人群,长期积累复利效果明显。
房地产需要一定自有资金,管理成本不可忽视,但能通过租金形成稳定现金流。
02
积累财富
理财专家建议:
广泛分散投资,如MSCIWorld指数基金(ETF),部分资金也可放入定期存款或债券。
红利股或分红型ETF能提供稳定现金流,但储蓄阶段应将红利再投资。
房地产投资可从小户型开始,关键是“租金能覆盖贷款和费用”。随着贷款逐步还清,租金收入将转为纯收益。
03
测算储蓄额
所需资金取决于目标生活水平。举例:若从35岁开始储蓄,想在55岁后每月领取2000欧元,按年化6%收益率计算,需准备约45万欧元,每月储蓄近1000欧元。若只靠投资收益而不动本金,则需约60万欧元(按年化4%回报率)。
04
临近退休前的检视
在计划领取被动收入的前几年,需重新评估:
资金预计能支撑多久?
通货膨胀如何影响生活成本?
退休后医疗保险和税收如何承担?
此外,投资者需决定是否逐步“耗尽本金”,还是只依靠收益,留下一笔遗产。许多人在情感上很难真正动用积蓄,因此提前做心理与财务规划尤为重要。
05
结论
成为“40多岁隐退的私人闲人”并非不可能,但需要早规划、高储蓄率与稳健投资。若发现资金不足,还可通过推迟退出时间或减少工作时长来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