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43年,日军空袭时,18岁战士宋岭春仰面躲在草丛里,看飞行员探头出来,当敌机

1943年,日军空袭时,18岁战士宋岭春仰面躲在草丛里,看飞行员探头出来,当敌机距离不到100米时,忍不住扣动了扳机,结果,他就这样一枪创下了我军前所未有的战绩。 那天早晨的山东栖霞县,山雾还没散透。宋岭春端着饭盆正要打饭,哨兵的防空警报突然刺破宁静,四架日军飞机贴着西山头俯冲下来,子弹和炸弹像冰雹似的砸向村庄。 战士们全往沟壑里钻,唯独宋岭春反身躺进草窝,脸冲着天。“趴着挨枪子儿太冤!”后来他总这么念叨。其实他憋着火,胶东军区司令部就在附近,鬼子飞机三天两头来炸,可八路军连门高射炮都没有。 飞机越飞越低,机翼上的“红膏药”刺得人眼疼。其中一架突然减速,舱里戴皮帽的飞行员竟探出半个身子张望,嘴角还咧着笑,仿佛底下奔逃的中国军民只是活靶子。 宋岭春指节捏得发白,他怀里那杆缴获的“三八大盖”,枪托早被汗水浸透了。打飞机?部队明令禁止暴露目标,可眼看那铁鸟兜个圈又冲自己飞来,他牙一咬:“小鬼子,让你狂!” 百米距离,对别人是天堑,对宋岭春却是家常便饭。参军前打猎,野兔窜过山沟他都能一枪命中;1943年初进山东抗大分校练射击,教官说他“闭眼都听得见风声算弹道”。 此刻他枪口追着机头抬高一寸,“砰!”子弹擦过螺旋桨,正中飞行员眉心!失控的飞机像断线风筝栽进山沟,炸开的火球映红半边天步枪打飞机的神话,竟被个18岁新兵实现了 。 消息传到胶东军区司令部,许世友一巴掌拍在桌上:“带那小子来见我!”众人原以为宋岭春要挨处分,谁知司令员攥着他肩膀直夸“打得好”,还专门召集干部会宣布:“往后敌机再来,隐蔽照旧,但该打就得打!步枪机枪全给我招呼!”全军士气大振,憋屈多年的防空困局被一枪捅破个窟窿。 这枪也改写了宋岭春的命运。抗战两年他狙杀日军哨兵三十余人,本就已是神枪手;打下飞机后又连获两次“战斗大功奖”、一次“战斗模范奖”。 可老人晚年最常提的不是勋章,而是那个清晨:“飞机冒烟时,我手还抖着呢,后怕啊,要是没打中,全连都得替我陪葬” 今年恰逢抗战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沂蒙山的烽火岁月,正是千万个“宋岭春”以血肉之躯托起山河。一支步枪、百发子弹、满腔孤勇,这绝非抗日神剧的荒诞剧情,而是中国军人用生命写下的战争智慧与血性! 如今栖霞县的山崖下,或许还埋着那架零式战机的残骸,它永远昭告世人,侵略者再嚣张的铁翼,也挡不住觉醒的人民的力量 。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本文事实依据综合自《凤凰网》抗战专题、《中国红色文化旅游网》老兵档案及胶东军区战史实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