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访问!中方罕见“发火”,王毅点名警告日本,石破茂公开反省战争 一场突如其来的行程变动,让本就微妙的中日关系再次绷紧了神经。 中国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的访日计划被按下暂停键,没有冗长的解释,只有一个清晰的信号:中方对日本近期的所作所为,已经忍无可忍。 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不复杂,台湾外事部门负责人林佳龙以“私人身份”窜访日本,这本就是一场打着私人旗号的分裂闹剧,而日本方面的默许甚至纵容,无疑是在给这场闹剧搭台。 要知道,一个中国原则是中日关系的定海神针,是写进四个政治文件里的铁律,不是可以随意摆弄的橡皮泥。 日本一边想在经济合作上沾点甜头,一边又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玩猫腻,这种两面三刀的做派,早就被看穿了。 取消访问,不过是中方亮出的一张明牌,合作的前提,是尊重。 时间拨回到8月15日,这个刻在亚洲人民记忆里的日子。 80年前,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战火硝烟散去,留下的是数千万无辜者的亡魂和满目疮痍的土地。 这本该是日本彻底反思历史的起点,可现实却总让人失望。 就在这个特殊的节点,王毅外长的警告如重锤落地,敲打着那些试图模糊历史的人。 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踏遍亚洲,桩桩件件都是浸着血的罪证。 《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早已给历史定了调,台湾回归中国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可如今,总有人想把黑的说成白的。 看看日本这些年的操作:教科书里的侵略变成了“进入”,战犯的牌位被供奉在靖国神社,甚至有人堂而皇之地宣称“战争是必要的”。 这种对历史的篡改和美化,就像在受害者的伤口上撒盐,不仅刺痛了中国人民,更让整个亚洲为之警惕。 这哪里是反思,分明是在为军国主义招魂。王毅外长的话掷地有声:不彻底清算历史,就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原谅。 再看石破茂的所谓“反省”,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公关秀。 在8月15日的讲话里,他轻飘飘地提了句“记取教训”,却对侵略中国和亚洲各国的史实讳莫如深。 更讽刺的是,同一天,他还以自民党总裁的身份给靖国神社送了祭祀费。 那座供奉着14名甲级战犯的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往那里送钱,无异于给战犯站台。 13年来首次在讲话中用“反省”二字,换来的却是这样的实际行动,这样的“反省”,谁会当真? 回顾这些年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轨迹,就像一场不断倒退的闹剧。 安倍晋三时期开始淡化“加害责任”,菅义伟、岸田文雄一路跟风,到了石破茂这里,连装模作样的功夫都省了。 就像一个犯了错的人,不仅不道歉,还想把错误从记录里擦掉,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中方取消访问、王毅外长发出警告,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对日本错误行径的必然回应。 中日关系要想往前走,历史这道坎必须迈过去,日本要是继续在台湾问题上踩红线,在历史问题上装聋作哑,只会把自己逼进死胡同。 说到底,和平不是靠嘴说出来的,得有实实在在的行动。日本要是真有诚意,就该彻底跟军国主义划清界限,正视历史、道歉赔偿,用行动赢回信任。 不然的话,中日关系想回到正轨,只能是痴人说梦。毕竟,一个连过去都不敢面对的国家,又怎么可能承担起维护地区和平的责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