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崔佑甫当吏部侍郎没几天,就提拔了几百个自己的亲戚朋友。有人到唐德宗处弹劾,崔说:

崔佑甫当吏部侍郎没几天,就提拔了几百个自己的亲戚朋友。有人到唐德宗处弹劾,崔说:“不提拔他们,提拔谁呢?”皇帝反而提升他当了宰相。 大历十四年五月,长安城肃穆无声。代宗皇帝驾崩,太子李适即位,是为德宗。新君初立,朝堂暗涌不止。宰相常衮素来专断,以“清俭”标榜,每每以“清流”自诩,于吏部铨选之职,慎之又慎,竟致各衙门官位空缺如野草蔓生,朝廷运转渐趋艰涩。 值此艰难之际,新帝决意破局,擢升素有刚直之名的崔佑甫为吏部侍郎,掌天下官吏考选黜陟之柄。崔佑甫甫至吏部,见案牍如山,空位待补者竟有数百之众。他不禁慨然:“国事如重疴沉疾,岂容庸医缓药?” 于是大刀阔斧,昼夜批阅,不过数日,竟将数百员缺位尽数填补,每日擢升数十人,如快刀斩乱麻。 然而这雷厉风行却引来无数侧目。未几,暗流便涌至御前:“陛下明鉴,崔侍郎所用者,非其亲故,即其旧友!岂有如此选贤之理?” 德宗闻奏,眉头紧锁,立即召崔佑甫入宫质问。 崔佑甫肃立阶下,闻天子诘问,面上无半分惊惶,坦然应道:“陛下垂询,臣不敢隐。臣所举荐者,确多臣之亲朋故旧。” 德宗闻此直认不讳,面色一沉:“卿亦知避嫌?” 崔佑甫目光澄澈,声音朗朗如金石相击:“陛下!为国择贤,首在深知其德其能。臣初掌铨衡,百官面目于臣,尚如雾里观花,辨其心性、才干,岂能顷刻?臣唯有于平生所熟识者中择其贤者而荐之——亲朋故旧,臣知根知底,故敢保举。若不举所知,试问举谁?” 德宗默然良久,忽悟其言中深意——当此新旧交替、百废待兴之际,若再泥守常格,迁延日久,国政将何以维系?崔佑甫此举,虽似悖于常情,实乃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皇帝脸上阴云渐散,终于颔首道:“卿言……亦有理。” 自此,德宗益深知崔佑甫之忠直敢任。那些曾被速简擢用的官员,也多在其位克勤克慎,不负所托。崔佑甫后来更代常衮为相,其识人之明、任事之勇,终成中唐一段力挽颓局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