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国家要求“强制社保”,究竟意欲何为?

我相信你肯定听过这样一句话,叫做:社保,任何时候都要缴,不缴不行。最近,最高法的一则司法解释更是把这事儿推上了风口浪尖。从今年9月1日起,无论你跟公司签了什么“自愿放弃社保”的协议,还是一拍胸脯跟老板保证“我不要社保,多给我点现金就行”,这些约定,在法律上一概不算数。

一夜之间,网上讨论炸开了锅。小老板们说,生意本就如履薄冰,这会不会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打工的年轻人也抱怨,到手的工资又要少一截,眼前的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还怎么去想几十年后的养老?

很多人觉得,这是国家在保护我们打工人。说这个话的人,可能只看到了事情的表象。要是真把打工人的权益放在第一位,那最该铁拳出击的,难道不是早就写在纸上的“八小时工作制”吗?劳动法里那么多条款,要是都能严格执行,社保还会是今天这个局面吗?这事儿,绝对没你想的那么简单。而且说白了,这根本算不上什么新规定,法律一直都这么写。这次顶多算是一次广而告之的“普法宣传”,相当于给所有人敲了敲黑板。

那为什么偏偏是现在,用这么大的阵仗来敲这个黑板?

小伊我今天就要把这背后的逻辑给你理清楚。强制社保的背后,可能是一场牵涉到我们每个人的深刻变革。这背后,至少隐藏着三个层面的复杂考量,会影响到我们未来10到30年的人生轨迹。

第一层考量:不是你想不想交,是水位正在下降

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偏偏是现在这个节点,如此强硬地重申这条规则?这绝非偶然,而是国家在宏观层面经过精密计算后,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我们来看两组数据,你就全明白了。

第一组,是中国的新生儿数量。2023年,这个数字是902万,创下新低。这是什么概念?这个数字,只有十年前的一半。虽然2024年有所回升,但也就954万,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我想大家都应该清楚前两年我们都经历了什么,往后这样的情况大概率可能很难复现。

第二组,是中国正在迎来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退休潮”。这对应的是1962年到1975年那场波澜壮阔的“婴儿潮”。在那短短的13年里,中国人口净增了3.4亿。从今年开始,每年新增的退休人员将超过2500万人。

一边是每年新增不到千万的劳动力,未来可能更少;另一边则是每年新增超过两千万张等着领养老金的嘴。这账仍给你,你怎么算?算得过来吗?

咱们的养老金制度,主要是“现收现付制”。什么意思?就是现在上班族交的钱,直接就拿去给现在退休的人发养老金了。以前是好几个年轻人养一个老人,现在这个比例正在快速下降,有些地方已经接近2比1,未来甚至可能变成1比1。

这笔账,不仅是相关专家们算得头疼,国家也头疼。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的测算,即使考虑了延迟退休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我们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也预计将在2044年面临耗尽的压力。在此之前,这个预测是2035年。也就是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个时间点往后推了9年。

让财政无限兜底?对不起,现在各地财政也在“过紧日子”。印钱呢?恶性通胀的后果,最终还是全体国民来承担。所以,要保证这个庞大的系统能够持续运转,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开源”——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把社保的覆盖面做大做实。

这就是强制缴纳社保最直接的宏观背景,不是为了某个人好,而是为了维系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运转,确保系统不出系统性风险。

第二层考量:谁的阵痛?企业、员工与国家的三角压力

既然是宏观大计,为什么在微观层面,会有那么多人反对呢?这就引出了背后的第二个层面:国家、企业和打工人之间,一个充满压力的三角关系。

首先是中小企业主,他们的反应可以说是焦虑。

一个员工如果个人月缴1000元社保公积金,企业可能就要为此额外承担2000到3000元的成本。对于那些利润微薄、挣扎在盈亏线上的众多中小企业和个体商户来说,这笔突然增加的刚性支出,分量不轻。

比如你在一个二线城市开一家10个员工的餐饮店,因为社保基数不低,足额缴纳的话,每年增加的成本可能高达十几万,这几乎吃掉了大部分利润。有的奶茶店老板甚至自己都没有社保,因为谁也不知道这店能开多久,快的话一个月就倒闭了。

所以老板们的心声是:有这笔钱,我为什么不多招一个人分摊工作,或者给现有员工涨点工资激励士气呢?

其次是部分打工人,他们反对的理由非常直接且现实:到手的工资实实在在地缩水了。

你以前月薪谈到6000,不缴社保到手就是6000,可足额缴纳五险一金后,到手可能直接就掉到了5000甚至更低。一个月少了几百甚至上千,对于背负房贷、车贷、养娃,日常开销紧绷的普通人来说,感受是非常真切的。

道理谁都懂,未来有保障是好事。但现实是,当下的生存压力,已经完全挤占了规划未来的空间。年轻人想的更多是下个月的房租还能不能还上,孩子的奶...粉钱还够不够。至于三四十年以后退休的事儿,优先级确实排不上号。就像一位外卖小哥说的:“我现在每天跑12小时赚的钱,扣完社保连给孩子交学费都费劲,你说我是需要社保,还是需要现钱?”

所以你会看到一个现象,年轻人不是不需要保障,他们只是在寻找自己认为更可靠、更灵活的保障方式。统计局数据显示,早在2021年末,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就已高达2亿,2024年是2.3亿,中国7.34亿的就业人员里,真正拥有完整“五险”的人数,最多也就2.46亿,只占三分之一。这意味着,有接近5亿人,正走在社保的钢丝上。

最后是国家的政策平衡。

社保基金面临长期压力,必须强制征缴来“开源”。但如果强制执行导致大批小微企业倒闭,失业率短期内上升,又会引发新的社会问题。这就像一个精密的平衡手术,一头是未来的养老安全,另一头是眼前的就业稳定,如何拿捏,考验着政策的智慧。

第三层考量:表面的规则与深层的信任

聊到这里,你可能会问,小伊你这是不是在为那些不交社保的企业开脱?恰恰相反,我们今天要聊的是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制度背后的公平与信任。

首先,是那本永远算不清的历史旧账。

这两天大家讨论社保问题,一个群体尤其让小伊关注,那就是最容易被遗忘,被亏欠最多的中国农民。网上有很多年轻人都说,农民过去没有为国家做贡献没有缴纳过社保,所以现在每个月只能拿一两百块钱养老金是应该的。这种说法,不仅罔顾历史,也缺乏基本的良知。

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快速实现工业化,国家通过“工农剪刀差”和极为繁重的农业税制度,长期压低农产品的价格,从农村抽取了大量的资源来反哺城市和工业。农民不仅要缴纳各种苛捐杂税,还要承担高达15%甚至25%的“公粮”任务。据一些学者的计算,通过这种方式,农民群体为国家的工业化至少贡献了30万亿的原始资本。可以说,共和国的工业基础,是几亿农民兄弟用自己的脊梁扛起来的。他们虽然没有交过社保,但他们交的“公粮”和承受的“剪刀差”,难道不算贡献吗?如今他们老了,一个月只能拿一两百块钱,还要被嘲讽“谁让他们当初没交社保”,小伊我真的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说出这些话的。

很多人不知道,现在领退休金的人群,尤其是领高额退休金的,他们当年在工作的时候,并没有真正足额缴纳过社保。1993年我们才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于公务员群体,更是到2014年底才正式实施养老金并轨。在此之前,他们一分钱个人养老金没交,但当时有个政策叫“视同缴纳”,退休后照样领高额退休金。

一边是为国家贡献了半个世纪,如今每月只能领一两百块基础养老金的农村老人;另一边是享受“视同缴纳”红利,退休后能领取数千元退休金的城镇职工。这种历史遗留的巨大鸿沟,才是社保制度中最让人感到不平的地方,也是许多年轻人觉得“不公平”的根源。

其次,是那只看不见的“违规之手”。

你以为你交的钱,都安全地躺在养老金的池子里,等着你未来取用?那你可能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国家审计署前段时间出的一份报告,就像一把手术刀,切开了一些令人触目惊心的病灶。报告显示,全国有13个省挪用了超过400亿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等,用于偿还地方债务和“三保”支出。换句话说,年轻人辛辛苦苦交的“养老钱”,结果却被一些地方拿去“拆东墙补西墙”了。

更魔幻的是,山西某县疾控中心一位职工的档案被涂改14处,居然实现了“一岁参加工作,22岁退休”的奇迹,轻轻松松领走69万养老金,同时还在新岗位继续拿工资。而这69万,足够给一个山西农民发370年的养老金。

审计署还发现,全国有2.83万名职工通过提供虚假病例或篡改档案,违规提前退休,领取了5.19亿元的养老待遇。甚至已经形成了黑色产业链,哈尔滨一个中介通过行贿公职人员,为不符合条件的271人违规办理参保,预计给基金造成1.15亿元的损失。

一边是池子里的水位正在下降,国家急着到处找水;另一边却是各种违规操作在池底疯狂地打洞漏水。你说,这能不让人心寒吗?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财务问题,更是一个深刻的信任危机。

他山之石:邻居们走过的路,我们能学到什么?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些问题是不是只有我们有?其实,这是东亚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普遍面临的挑战。我们再来看看邻居们都是怎么挺“过河”的。

韩国:一部从保社保到社会议题的复杂剧

韩国的社保体系建立于上世纪60年代,从一开始就面临资金短缺。后来随着人均寿命增长和新生人口下降,社保枯竭的迹象越来越明显。怎么办?韩国人把能想到的招都用上了:提高企业缴费、降低养老金替代率(从50%降到40%)、延迟退休等等。

结果呢?收效甚微。因为他们很快发现,社保的本质不是金融问题,而是人口问题。

于是,韩国进入了第二阶段:不惜一切代价提升生育率。他们做了大规模调研,问年轻人怎样才愿意结婚生子,得到的答案高度统一:提升女性权益。于是,韩国以惊人的速度通过了一大批女性权益法案:女性专属停车位、女性专用廉租房、甚至连公共卫生间都专门配备了化妆设施。同时,还削减了男性的结构性优势,比如废除服兵役的公务员考试加分。

这一系列操作,彻底引爆了韩国的社会矛盾。灵魂问题来了: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韩国的生育率增加了吗?答案是,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一路狂跌,2020年跌到0.84,全球倒数第一。尤其是首尔,作为前所未有的“女性友好城市”,生育率更是降到了惊人的0.55。

后来他们才反应过来,方向从一开始可能就错了。给予女性更多福利,反而提高了她们的择偶标准,满足条件的男性越来越少,结婚率自然就越低。真正不想结婚的,还有相当一部分男性。等到2021年,韩国的生育政策才开始转向,开始关注男性权益,比如著名的“生三个孩子免兵役”。

从2007年到2021年,韩国人花了14年,付出了巨大的社会撕裂成本,才在这个问题上艰难转身。

日本:“老害”与社会压力的现实

日本的养老现状,更是让人深思。日本同样是“现收现付制”,同样面临严重的老龄化和少子化。日本政府的办法简单直接:不断延迟退休年龄。从55岁,到60岁,再到65岁,现在甚至都开始延长到75岁了。

这造成了奇特的社会现象:一边是大量老年人退不了休,只能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另一边却是年轻人毕业即失业。这也催生了一个刺耳的新词——“老害”,在一些年轻人眼里,老年人成了职场上占着位子、医院里霸占床位的社会负担。

更令人震惊的是,毕业于麻省理工的日本知名经济学家成田悠辅,甚至在电视节目上公开提出,为了解决人口老龄化,可以鼓励老人“集体体面自杀”,为社会减负。这听起来相当冷血,但如果你看过日本的财政账目,或许能理解这种极端言论背后的巨大压力。社会保障支出占了日本国家总预算的三分之一,而且还在持续上升。

当一个社会已经无法轻松承受老龄化的压力时,那些看似冷酷的讨论,其实是社会压力下的自然反应。

最后的考量:淘汰你,与你何干?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那我们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这就说到最后一个,也是最深刻的考量:强制社保,不仅仅是为了填补养老金的缺口,它背后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意图——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加速一场产业升级的大洗牌。

网上很多人断言,这个政策一推行,必将导致大批企业倒闭、大批人员失业。这话有没有道理?短期来看,非常有。然而,从宏观战略的角度看,这可能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所必须经历的阵痛。

说得直白一点,如果一家企业,仅仅因为要给员工足额缴纳社保就会陷入经营困难,甚至倒闭,那只能说明这家企业的利润,完全是靠压榨员工、规避社会责任得来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低水平竞争”和“血汗工厂”模式。你说,这样的企业,在未来的高质量发展中,还有位置吗?

你看看华为、比亚迪、胖东来这些优秀企业,他们会因为给员工交足社保就倒闭吗?不会。因为他们有技术壁垒,有品牌价值,有高效的管理,他们的利润来源于创新和价值创造,而不是对人力成本的极致压缩。

所以,强制缴纳社保,客观上也是在发起一场“良币驱逐劣币”的战役。什么是落后产能?不仅仅指高污染、高能耗,也包括那些依靠长期违法不缴社保、依靠压榨员工基本权益才能勉强生存的低效企业。

这就像1998年的国企改革,超过2000万工人下岗,当时也充满了阵痛和迷茫。但正是那场触及灵魂的改革,为后来的民营经济爆发和市场经济的完善打开了空间。

改革的阵痛是暂时的,但不改革的代价却是长久的停滞。从国家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来看,这是产业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所以,说了这么多,归根结底一句话:全民社保不只是2亿灵活就业者的事儿,而是关系14亿中国人的大事。这已经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

它是一剂苦药,企业嫌苦,员工觉得肉疼,国家也面临着巨大的执行压力。但如果不喝这剂药,未来我们可能连选择的余地都没有。这场关乎每个人钱袋子、关乎企业生死、关乎国家未来的深刻变革才刚刚拉开序幕,而你我,都已身在其中。

评论列表

用户20xxx77
用户20xxx77 75
2025-08-17 20:05
外国欠中国钱为什么不要回来?

美杜莎の微笑 回复 08-19 00:06
无知,瞎说。

杞人忧天 回复 08-19 08:56
这是两马事,先按排好自己

石头
石头 63
2025-08-17 20:24
我就不想缴

留人醉 回复 08-18 01:43
把“想”字去掉

黄景瑜是我的小
黄景瑜是我的小 56
2025-08-17 20:20
劳动没有高低贵贱,只是分工不同。工作时劳动报酬不同,退休了就应该退休平等,退休工资一个标准。
豆友204202582
豆友204202582 50
2025-08-18 01:06
俺就想知道:同样的缴费年限,体制内人员退休工资是多少?自由职业者的退休工资又是多少啊?

商旅会林 回复 08-19 09:16
缴纳基数和缴纳费用不一样。

用户11xxx21 回复 08-19 11:09
最多的相差几十倍

马悒
马悒 38
2025-08-18 07:15
建议统一按工作年龄,统一标准发放退休金。人均退休工资维持在四五千就好
默默
默默 38
2025-08-18 07:11
那些领着成千上万退休金的都照着农村老人的标准来就行了,尤其那些所谓的砖家叫兽,够最低生活消费都行了。
笑看红尘
笑看红尘 38
2025-08-18 12:49
中国去年的男性平均火化年龄65岁,男性65岁退休有可能后面还要70岁退休了请问这社保给谁交?[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商旅会林 回复 08-19 09:16
放狗屁

笑看红尘 回复 商旅会林 08-20 01:30
没看过就别乱喷

BABYJY-?
BABYJY-? 30
2025-08-18 00:09
要平衡社保,适当调整公平一些,
逗死我了
逗死我了 26
2025-08-18 14:50
一个公共流水池,这边舀一瓢补这边,那边来一桶灌那边!现在池水不渗出来了,自然得在往深处挖
忆江南
忆江南 16
2025-08-18 07:32
干脆取消退休工资和养老金
Franks360
Franks360 14
2025-08-18 16:54
美团、饿了么跟骑手网签一个协议,说骑手是以灵活就业者的身份在平台上接单子,至于社保,是引导骑手自己交,反正是平台不负担一分钱。

我在人间凑数的日子 回复 08-19 00:21
这两个垃圾企业都该倒闭

东方
东方 14
2025-08-18 14:28
必须,交社保,工人才有保障
简简单单
简简单单 13
2025-08-18 10:31
以为厂里没给交,现在是否可以要求补偿?
知行
知行 13
2025-08-18 10:35
社保本就是法定责任,早就应当严格执法!尤其是违法泛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小微企业!
745742
745742 12
2025-08-18 19:19
能不能改成国家强制储蓄,每个法定成年人每年必须向银行存入不低于社会平均工资额度的存款,上不封顶,最少20年,这笔钱不到法定退休年龄不能以任何借口提取,储蓄时间内按20年期,19年期等等计入利息,退休后可根据自身身体情况每年设定额度提取,直到提完所有存款为止,未提取完之前身故的,家属可继承。如果提取完还健在不足80岁的,子女养老;提取完上了80岁的,国家养老。

迷糊 回复 08-19 01:12
就怕你存进去不到领取的时间就没了。。。员工个人行为,与本行无关!!!这句话没听过?

用户16xxx14
用户16xxx14 9
2025-08-18 11:48
试用期三个月,不交社保,国家管吗
姚 記
姚 記 8
2025-08-18 18:38
前两年做代驾司机,听到车主老板说,退休金一年24万[笑着哭],这是要多少个交养老金才够养?这种还有多少哦。下岗了,还领那么多钱,这个才是要想想了。多少人打工能挣到这个钱
挑战自我
挑战自我 5
2025-08-18 07:09
55岁的农民工交还是不交
让人字拖飞一会儿
让人字拖飞一会儿 4
2025-08-18 19:36
建议:养老不要发放高额的养老金,可以转化为限量的政策福利,其实人生活的本质就是衣、食、住、行、健康。其政策福利,如退休老人按年龄算,日常生活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给予限本人、限时限量的享受优惠政策(国家直接给商家补贴),至于医疗方面,限于老年人本人的医疗费用相应减免。有了这些,就不存在养老问题,国家就不需要再给高额的退休金了。
用户16xxx14
用户16xxx14 4
2025-08-18 11:46
为什么现在有的单位还是三个月转正以后再交社保

杞人忧天 回复 08-19 08:59
可以告

东方
东方 4
2025-08-18 14:30
县级,那些贷款,开厂子的,赚钱啦,不想给工人交社保,的人,心慌啦,他们不想给工人交社保。
沧海一兔
沧海一兔 3
2025-08-18 16:41
中小微企业,应采用视同缴纳,只要有工资福利支出。
徐马克
徐马克 2
2025-08-18 07:24
质优价廉哪里来的?竞争力不是每个企业都有的。现在企业的难处你根本体会不到
简简单单
简简单单 2
2025-08-18 10:32
在厂里干了十几年了,厂里一直没缴,现在是否可以要求补偿?
空灵
空灵 2
2025-08-18 21:56
美团绝对不缴
用户10xxx22
用户10xxx22 2
2025-08-18 11:52
倒闭的企业员工,不符合文中的高质量企业需求,那这些人怎么办?
用户10xxx72
用户10xxx72 2
2025-08-18 22:52
网络约车和货运平台给司机交吗
用户15xxx88
用户15xxx88 1
2025-08-19 01:15
自己的父母退休220元都快养不起了,还得养别人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