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勇挑大梁·改革新成效
我市深化产教融合优化培养体系
让职业教育成为产业升级的“人才引擎”
近日,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葡萄酒学院的实训基地,食品科技学院暨葡萄酒学院酿酒工程专业的学生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葡萄酒酿造的整个工艺流程。“不出校门,我们就能体验葡萄酒生产全过程,将来毕业还能直接进入企业技术岗,我对以后的就业充满信心。”学生解春艳的自信,源自我市构建的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近年来,我市以《河北省职业教育提质赋能三年行动计划》为指引,将职业教育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支点,构建产教深度融合、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新模式,让职业教育成为产业升级的“人才引擎”。
2023年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秦皇岛技师学院改建为秦皇岛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该院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刘佳说:“近两年,学院‘厂中校+校中厂’双轨融合模式取得显著成效,校企合作按照企业岗位需求定制课程,将行业标准融入课程资源,学生掌握实用技能并同步提升职业素养,实现‘毕业即上岗’。毕业生双证(学历+职业资格)获取率达98%,为本地企业输送超1000名高技能人才,为区域产业升级贡献了力量。”
为系统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我市将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谋划,市教育局联合发改、财政、人社等十部门出台《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若干措施》,在优化布局结构、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师资保障、完善培养体系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各部门协同发力,在项目审批、资源调配、人才政策上给予倾斜支持,形成了“统筹有力、协同高效、保障到位”的政策环境,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据印证着变革成效:2025年以来,全市新增中高职“3+2”贯通培养项目28个、“中企高”贯通项目2个,7所中职学校与省内外15所高校开展联合培养,职业院校升入本科院校学生达1653人,构建起中职—高职—本科无缝衔接的现代职教体系;产教融合服务平台汇聚11所院校、120家企业、600余名专家入驻;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共计970项,全市职业院校累计设置订单班75个,校企共建实训基地937个,有效促进校企协同育人;我市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403场,3328家省内及京津企业入场招聘,吸引市域10所高校毕业生共计5万余人次参与;开展“高校英才名企行”活动,市属高校的540名优秀学生到中秦兴龙、科力汽车、金海食品等重点企业学习交流,搭建留秦就业桥梁。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肖凤利说:“站在服务国家战略与城市发展新起点,我市将持续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增效、赋能升级,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优化培养体系、强化内涵建设,加快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新格局,为秦皇岛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更持久的人才新动能。”
记者:孙雪梅
编审:刘福庆
监审: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