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宋度宗赵禥,他是南宋第六位皇帝,宋理宗赵昀之侄,荣王赵与芮之子,因宋理宗膝下无子

宋度宗赵禥,他是南宋第六位皇帝,宋理宗赵昀之侄,荣王赵与芮之子,因宋理宗膝下无子,赵禥被收为养子,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被立为太子。 赵禥生于1240年5月2日,本是荣王赵与芮的庶子,母亲黄定喜出身卑微,只是王府的一个小妾。正妻发现她怀孕后,逼她服下堕胎药,那药虽没要了胎儿的命,却让赵禥一出生就体弱多病,四肢软绵绵的,直到7岁才会说话。智力也受影响,学东西总是慢半拍。宋理宗膝下无子,早年两个儿子都夭折了,他对弟弟赵与芮感情好,就把这个侄子过继过来,当亲儿子养。理宗赐他名孟启,按照皇子标准培养,还亲自教导。可赵禥就是不开窍,常常把理宗气得直摇头。1251年,赐名孜,封建安郡王;1253年,又改名禥,封永嘉郡王,后来封忠王。理宗知道他资质差,但血缘亲近摆在那,坚持栽培下去。这事搁谁身上都觉得靠谱吗?一个天生不足的孩子,被推上继承人位置,多少有点勉强。 话说1260年景定元年,南宋正面临蒙古大军南下的压力,理宗年纪大了,急需定太子。他召集群臣商量,丞相吴潜直言反对,说赵禥没那福分,建议选其他宗室子弟。吴潜这话说出口,朝堂上顿时安静了。理宗本身跟宗室血缘远,贾似道又在旁边进谗言,说吴潜阻挠皇室血脉。结果,理宗一气之下免了吴潜的职。理宗为了堵大臣的嘴,编了个梦见神仙的故事,说神仙告诉他赵禥能做10年太平天子。群臣听了也没办法,只能默认。理宗还给赵禥配了全氏为妃,全氏贤良,能帮着补点缺陷。六月,册立仪式办了,赵禥正式成太子,住进东宫。理宗这决定,其实是私心作祟,他自己就是从民间选来的皇帝,对血亲看重。可赵禥呢,对政务一窍不通,每天就那么混着。这继承过程,充满了争议和勉强,南宋的未来从这就开始摇晃了。 赵禥做太子时,就已经显露出好色的毛病,理宗还管着他点。即位后就彻底放飞了。1264年11月16日,理宗驾崩,赵禥遵遗诏登基,改元咸淳。他智力有限,处理不了国事,全交给贾似道打理。贾似道这人野心大,专权乱政,赵禥却对他信任过头。咸淳二年,民间有人骂贾似道,赵禥不但不查,反而加封他太师、魏国公。蒙古军从1267年开始围攻襄樊,守将吕文焕求援,贾似道不救,还隐瞒败讯,说是胜仗。赵禥信以为真,继续在宫里享乐。他沉迷酒色,据史书记载,一天能召幸30个妃子,身体很快就垮了。国库空虚,他准许贾似道发纸币搜刮民财,物价飞涨,老百姓苦不堪言。边防崩坏,襄阳1273年陷落,赵禥听说后昏了过去,醒来也不想办法,就借酒浇愁。这10年统治,南宋急速衰落,全拜赵禥的昏庸和贾似道的祸害所赐。 赵禥在位期间,南宋的军事和经济都一塌糊涂。蒙古大军步步紧逼,襄樊失守后,长江防线没了,元军直扑临安。赵禥呢,整天躲在深宫,不问朝政。史书说他虽无大过,但拱手把权力给奸臣,导致国势衰敝。他是南宋最后一位成年即位的皇帝,也是宋朝最后发行货币的君主,后来的皇帝都没那机会了,因为国家快亡了。赵禥的妃子们生了几个儿子,太子赵显后来继位,但王朝已摇摇欲坠。1274年8月12日,赵禥因酒色过度,死在福宁殿,年仅35岁。葬于永绍陵,谥端文明武景孝皇帝,庙号度宗。他死后两年,南宋就灭亡了。元朝修的《宋史》评价他,说他虽不是暴君,但昏庸无能,加速了王朝的终结。这历史教训,搁现在看,也挺接地气的,一个领导者如果不靠谱,整个团队都得遭殃。 赵禥的一生,从出生缺陷到登基昏庸,再到王朝衰亡,充满了讽刺。他本该是个普通王爷,却因叔叔无子被推上位,结果毁了南宋最后的机会。贾似道专权是他默许的,蒙古入侵时他不作为,全是实打实的史实。南宋灭亡的根子,在他这代就埋下了。想想看,如果理宗选个能干的继承人,历史会不会改写?赵禥的例子告诉我们,血缘有时真不是万能的,能力才关键。这段历史不光是过去的事,现在的社会也到处有类似影子,领导选错人,后果多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