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武帝只杀了10多万青壮年,就导致匈奴一蹶不振了?这是因为汉军有个很“龌龊”的战术,那就是选择在每年春天进攻…… 秦末汉初,中原战乱,无暇顾及北方,匈奴在冒顿单于的带领下东征西伐,统一了草原各部,兵力达到了30万,并重新占据了河套地区。 汉初,匈奴频繁骚扰汉朝北部边境,为应对匈奴南下威胁,刘邦便将韩信王的封地改换至山西北部。 刘邦改换韩信王的封地的做法一是为抵御匈奴,二是韩信王为异姓诸侯,刘邦对他很不信任。韩信王原本的封地位于河南禹州一带,靠近洛阳,刘邦恐其危及中央。 韩信王抵达山西北部后,发现这里土地贫瘠,战乱不断,认为刘邦这是有意让自己去送死,也为日后的白登之围埋下伏笔。 前201年,匈奴南下,韩信王兵力不足,被围困至马邑,遂即向刘邦求援。但刘邦的援军迟迟未到,此刻他要么选择死守待援,要么选择投降匈奴。 匈奴为劝降韩信王,承诺给予他扶持以对抗刘邦,再加上以上刘邦对他的种种不信任行为,让他觉得即便击退匈奴,日后也难逃被清算命运。 再三思索下,韩信王选择投降,并在之后主动引导匈奴南下,借以报复刘邦。 此时刘邦觉得匈奴实力不强,决定亲率32万汉军北伐,企图一举解决边境威胁。 起初的局势也正如刘邦所料,汉军轻而易举的解决了韩信王的叛军,但韩信王及时逃跑未能活捉。局势的一边倒让刘邦疏忽大意,便率轻骑追赶韩信王。 可这正是冒顿单于为致使刘邦轻敌冒进所设下的计谋,待刘邦追赶至白登山,主力汉军未能及时跟进,这时40万匈奴骑兵一拥而上,将刘邦的先锋部队团团围住。 白登山地势孤立,汉军被断粮草,陷入绝境。这时陈平为刘邦献上两计,一是用金银珠宝贿赂单于的妻子,并暗示汉朝会送美女求和;二是展示强弩阵。 这两计果然奏效,单于妻子害怕自己失宠,便劝单于撤军,匈奴看见强弩阵后,疑汉军还有别的埋伏,再加上刘邦还许诺了和亲、赠送财物等其它条件,最终单于选择撤军。 白登山之围后,西汉被迫长期对匈奴采取妥协政策,不过这种情况在汉武帝时期得到解决,解决的办法就是依靠国力强盛,全面对匈奴发动进攻。 汉武帝时期,汉军将领制定了对匈奴进行军事打击的“春季进攻”策略,此策略是基于匈奴的军事、气候、后勤、习性等多方面考量而制定的。 匈奴骑兵依赖马匹,而草原战马的战斗力随季节变化,春季战马最弱。因为经过漫长的冬季后,草料匮乏,战马瘦弱,机动性大幅下降。 匈奴部落“逐水草而居”,冬季集中在南部避寒,春季分散到漠北放牧,兵力分散。汉军集中兵力进攻,可逐个击破。 游牧民族习惯秋季南下劫掠,这时马壮粮足,春季通常不主动出战。汉军反其道而行,打时间差,攻其不备。 汉武帝时期三次大规模反击战——漠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无一例外,都选择在春季发动进攻,历史也证明了这一战术的正确性。 信息来源: 《汉书》 文|饮用纯净水 编辑|南风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