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6亿一架,500枚导弹一起打包!”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在伊斯兰堡防务展上直接摊牌

“6亿一架,500枚导弹一起打包!”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在伊斯兰堡防务展上直接摊牌,点名要歼-35甚至歼-20。退役中将帅化民在电视连线里摇头:“20系列我们还没外卖先例。 这声 “没卖过” 像块石头砸进南亚的军火池,可谁都清楚,巴基斯坦掏出 6 亿美元买战机,不是拍脑袋的决定。 巴基斯坦空军的困境,从装备清单就能看出端倪。英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数据显示,巴空军现役 1400 余架战机中,超 240 架是中国造的歼 - 10C、JF-17。这些战机在实战中表现亮眼,去年 5 月的空战中,歼 - 10C 发射霹雳 - 15E 远程导弹,直接让印度苏 - 30MKI 成了活靶子。 可即便如此,巴基斯坦仍面临战机数量不足的问题。印度空军正加速采购 114 架先进战机,预算超 200 亿美元,目标直指压制巴铁的歼 - 10C。在这种压力下,巴基斯坦急需更先进的装备来平衡天平。 歼 - 35 的出现,恰好给了巴基斯坦希望。港媒公布的参数显示,歼 - 35 标配两台 WS-19 “黄山” 矢量发动机,雷达反射面仅 0.01 平米,隐身性能堪比美军 F-22。 其作战半径达 1350 公里,可挂载 8 枚导弹,无论是远程截击还是反舰作战都游刃有余。更关键的是,中国在出口歼 - 10CE 时,就展现了体系化出口的能力。 从预警机到电子战平台,中国能为巴基斯坦打造一套完整的空战体系。这种 “装备 + 体系” 的模式,让巴基斯坦看到了对抗印度的希望。 然而,歼 - 20 的外销却几乎不可能。帅化民的 “没卖过”,道出了中国在高端装备出口上的谨慎。歼 - 20 作为中国最先进的五代机,其技术机密和战略价值不言而喻。即便巴基斯坦开出天价,中国也不会轻易打破 “自用优先” 的原则。 相比之下,歼 - 35 的出口可能性更大。有消息称,中国正在设计专门的出口型歼 - 35,在接口、操作系统等方面进行优化,以适应国际客户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推动歼 - 35 出口时,可能会采用 “金融 + 产业” 的合作模式。比如,巴基斯坦可以通过中巴经济走廊的收益互换、债务延期等方式支付货款,这大大减轻了其财政压力。 印度对巴基斯坦的动向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印度媒体近日宣称,其 S-400 防空系统在 300 公里外击落了巴基斯坦预警机,可这种说法漏洞百出。S-400 部署位置距离边境近 200 公里,巴基斯坦预警机不可能在距离己方边境仅 100 公里的危险区域活动。 更讽刺的是,印度在军购上正陷入两难。一方面,美国对其征收 25% 惩罚关税,导致 F-35A 等订单冻结;另一方面,俄罗斯虽愿意提供苏 - 57 核心技术,但印度又担心过度依赖俄制装备。 在这种情况下,巴基斯坦若真能获得歼 - 35,印度的空中优势将被进一步削弱。 对中国来说,歼 - 35 的出口意义远超单纯的军售。如果巴基斯坦成为首个用户,其战场表现将成为歼 - 35 在中东、东南亚等市场的 “活广告”。 中东国家对五代机的需求旺盛,若歼 - 35 能在南亚证明自己,中国有望打开高端军贸市场的大门。此外,通过军售深化与巴基斯坦的合作,也能巩固中国在南亚的战略地位,为 “一带一路” 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不过,歼 - 35 的出口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中国目前仍遵循 “自用优先” 原则,歼 - 35 尚未大规模列装中国空军和海军,短期内难以满足巴基斯坦的需求。 而且,国际政治因素也可能影响交易。美国虽未直接表态,但印度作为其重要盟友,可能会施压美国对中巴军售进行干预。 此外,巴基斯坦的财政状况也是个问题。即便采用贷款方式,其外汇储备不足、通胀高企等问题,仍可能导致合同延期。 这场军购博弈的结局,或许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初现端倪。若中国最终批准歼 - 35 出口,巴基斯坦的空中力量将实现质的飞跃,南亚的军事平衡也将被彻底打破。 印度可能会加速推进国产五代机项目 AMCA,可按照其拖拉的传统,这款战机何时能服役仍是未知数。 而对普通民众来说,无论是巴基斯坦获得隐身战机,还是印度增加军费开支,最终买单的都是老百姓。地区局势的紧张,只会让本就脆弱的经济雪上加霜。 或许,这场军购大戏的真正赢家是时间。它将考验中国的战略定力、巴基斯坦的耐心,以及印度的应对能力。 是妥协换和平,还是对抗迎风暴,全看各方如何权衡了。而我们,只需静待南亚天空下的这场博弈,会画出怎样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