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天理了!”江苏某大厂宣布9月1日停工,停工期间员工不能找新的工作!8月15号江苏这家工厂发了一张停工通知,可把大伙儿看傻了:别人家一放假就是整条流水线、整个车间,他们倒好,只点了三个人的名字,说从9月1号开始就让这三个人回家歇着,具体啥时候回来上班等“另行通知”。 更离谱的是,通知写得比作文还长,把工资怎么发、社保怎么缴、能不能出去找兼职、万一不回来算旷工等等,全写得明明白白,可名单上孤零零就仨人,怎么看怎么别扭。 通知原文其实不难懂,翻译过来就是: “公司现在穷得揭不开锅,你们仨先别来了。第一个月给你全薪,第二个月开始每月发2490块生活费,社保公积金照常扣。闲着可以,但别去别家打工,一经发现算你严重违纪。哪天公司喊你回来,你不来就连生活费都没了。” 网友们一看,立刻炸锅: “只停三个人?这是穷还是挑人?” “9月1号开始,是不是想卡全民社保?可通知里又说社保照交,那到底图啥?” “第二个月才给2490,南通租个单间都不够,还不准出去挣外快,这不是逼人喝西北风嘛!” 有人翻出《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条例说:企业确实可以因经营困难安排停工,但得一视同仁,不能挑人;停工超一个月的,工资可以降到最低工资的80%,可也没说不让职工去别处干活。于是大家更纳闷:如果只针对三个人,这到底是“经营困难”还是“变相裁员”? 工厂为啥只圈这三个人?外头猜得可花了: 一说是这三个人工龄长、工资高,公司想省钱,又不敢直接炒,怕赔2N的赔偿金,于是用“停工放假”温水煮青蛙,耗到你熬不住自己辞职,一毛钱补偿都不用给。 二说是其中有人跟领导闹过矛盾,公司借“经营困难”的名头给人穿小鞋,把“停工”当惩戒。 三说是公司订单确实少了,可又不想大面积停工丢面子,干脆先拿三个人“试点”,看看风声,再决定下一步。不管哪种理由,说白了都是拿员工当软柿子捏。 这种做法,表面合法,其实打了不少擦边球。 法律规定停工得“普遍适用”,只停仨人明显是选择性执行;再说第二个月发2490块,扣完社保到手不到两千,吃喝拉撒都不够,还不让人兼职,等于把员工锁死。员工若真去送外卖、跑滴滴,被公司抓到就是“严重违纪”,可以无偿开除——这一招既省了裁员赔偿,又把风险全甩给员工,算盘打得啪啪响。 站在工人的角度,这封通知就像一纸“软禁令”:收入骤降、生活受限、前途未卜。更难受的是心理落差:同在一个屋檐下,别人照常上班领钱,自己却被“放假”,面子、里子一起丢。如果真耗上三五个月,那点生活费连房贷都还不上,除了主动辞职,好像没有其他出口。 说到底,企业遇到寒冬,勒紧裤腰带无可厚非,但勒的是自己的裤腰带还是员工的脖子,区别可大了。法律给了企业停工的口子,是为了让大家共渡难关,不是让个别人钻空子搞精准打击。 今天能停这三个人,明天就能停另外三个,后天整个车间都可能被“轮流放假”。当规则被拿来当裁员工具,打工人的安全感也就被一点点剪碎。 企业想省钱可以理解,但底线应该是互相体谅,而不是把困难全部转嫁给最弱势的员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