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不该“我觉得”!上海一女子催醉酒男友回家未果,将男友踹入河中,感觉“他自己能上来”,致其溺亡。法院判决过失杀人罪,判刑五年半。 8月15号海报新闻报道了一件酒后激情造成的悲剧。 2020年开春的一个深夜,上海金山区的河边还带着料峭的寒意。 奚某白和男友沈某刚从排档出来,两个人脸上都带着酒气,从傍晚开始,他们先是和朋友聚餐,奚某白喝了一两瓶红酒,后来沈某加入,又陪着喝了几瓶啤酒。 散场后意犹未尽,两人又转场去吃夜宵,啤酒一瓶接一瓶地开,直到凌晨两点多,还特意去便利店买了三听啤酒,说要找个地方接着喝。 车子开到一处河边,沈某突然想起来他早早去世的父亲,说要去河边。 他从后备箱拿出啤酒,打开一听先往水里倒了些,剩下的对着瓶口猛灌,说是要祭祀过世的父亲。 奚某白站在旁边,风一吹酒劲上头,催了两次让他回家,沈某只顾着自己喝酒,根本没应声。 奚某白心里的火一下子窜了上来,趁着沈某背对着她的功夫,抬脚就往他后背上踹了过去。 没等沈某反应过来,一头就栽进了河里。 看着男友在水里扑腾了几下,奚某白心里其实没太当回事。 她知道沈某会游泳,而且岸边离水不算远,总觉得他扑腾几下就能自己爬上来。 她转身回到车里等着,想等他上来了再好好吵一架。 可等了几分钟,河边静悄悄的没一点动静,她这才慌了神,赶紧跑回岸边,却连个人影都没看着。 手机打过去没人接,微信发出去没回应,奚某白急得直跺脚,赶紧给朋友打电话求助,最后还是报了警。 那天凌晨五点,天刚蒙蒙亮,民警在河里找到了沈某,人已经没气了。 法医鉴定结果出来,说是溺水死亡。 到了法庭上,所有人都在争论一个问题,奚某白这一脚,到底是故意杀人还是过失致人死亡? 检察院觉得,二月的凌晨多冷啊,河水冰凉刺骨,正常人都知道往河里踹人有多危险,这分明是故意的。 可法院查了不少细节,沈某虽然喝了酒,但结账,开车,买东西的时候都挺清醒。 奚某白一直说“他会游泳,我真没想过他会死”,而且两个人平时感情挺好,聚餐时还说说笑笑的,实在看不出有杀人的动机。 更重要的是,奚某白发现人没上来,几分钟内就找了人,报了警,看得出来她并不想让沈某出事。 最后法院认定,这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判了奚某白五年半。 检察院一开始不服,觉得判轻了,后来又撤回了抗诉,这个结果就定了下来。 其实不管是故意还是过失,一条人命没了,一个家散了,再纠结这些已经换不回原来的样子了。 说起来,这事儿里最让人唏嘘的,就是“酒”和“情绪”这两个东西搅在一起的威力。 奚某白要是没喝那么多酒,可能不会因为两句催促没得到回应就动脚,沈某要是没喝那么多,祭祀父亲的时候或许能多几分警惕,掉进水里也能更从容地自救。 可现实没有如果,酒精这东西,喝的时候让人觉得痛快,却悄悄拿走了人的判断力。 它让奚某白忘了,就算会游泳,冷水里也可能抽筋,让沈某忘了,深夜在河边喝酒本就不是什么安全事。 就像奚某白和沈某,明明是相处不错的情侣,就因为酒后那点没压住的火气,一脚下去,从此阴阳两隔。 沈某的母亲更可怜,早年丧夫,如今儿子又没了,剩下的日子该多孤单啊。 酒这东西高兴了想喝两杯没问题,但不能没了分寸,更不能借着酒劲冲动行事。 情侣之间,朋友之间,有矛盾好好说,别让酒精壮了胆,做出些让自己后悔一辈子的事。 奚某白在牢里的这五年半,每一天大概都会想起那个深夜的河边,如果当初没喝那么多,如果当初没踹那一脚,该有多好。 可世上哪有那么多如果,能做的只有记住这个教训,喝酒别贪杯,遇事别冲动,平平安安比什么都重要。 信息来源:海报新闻
猜你喜欢
人能无理取闹到啥地步!一女子在小区停车,几乎每次都停在消防通道上,物业多次劝阻
2025-08-16
小情感思思
法院没宣判之前请不要执行互联网死刑。[doge][doge][doge]
2025-08-16
谝寒船-AI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