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截图。
8月11日,有网友发文称,广州东站内的商店已停售泡面,改为售卖拌面。网友拍摄于当日的照片显示,超市货架上陈列着多款拌面产品,未见泡面踪影。
8月13日,广州东站服务热线工作人员证实,目前站内商店的泡面已全部下架,如有需要可以前往站外购买。暂时不清楚原因和是否改卖拌面,他们会将相关问询上报。
对此,有网友猜测站内停售泡面可能与泡面带汤水、气味较重有关。铁路12306官网曾提醒,旅客列车车厢属于封闭空间。为创造良好旅途环境,确保空气清新,旅客在乘车期间,请不要食用榴莲、方便面等有浓重气味的食品。
这种猜测其实很合理,高铁限制方便面也并非始于今天。2024年3月,有市民反映,上海虹桥高铁站商业区不售卖方便面。当时上海铁路局的回应是,方便面属于可能严重影响列车环境卫生的食品,所以不售卖。可见,这是一个有连贯性的操作,背后有着共同因素。
应当说,高铁限制方便面有合理性。方便面往往是热水冲泡,气味确实较一般的食物更强烈。而高铁都是密闭车厢,气味也不容易散去。从维护车厢环境来说,呼吁不食用方便面,当然更符合一种“文明”的姿态。
但从另一个层面说,一些高铁路途较远,人们肚饿疲惫,泡面就是最便宜也是最诱人的解决方案,至少比高铁上卖的便当便宜,比面包等零食热乎。
希望拉高高铁文明水准的努力可以理解,但不能忽略的是,高铁现在是一个全民交通工具。2024年1至12月,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43.12亿人次,其中近八成旅客坐动车出行。也就是说,高铁、动车,已经成了大多数人铁路出行的首选。
在这么巨大体量的乘客中,人们不能假定所有人都愿意且能够为文明付出更高的成本。对于很多人来说,方便面就是最实惠的一顿有汤有水的“热饭”,他们不愿意甚至可能承受不起几十元一顿“热饭”。考虑到这个背景,人们恐怕也不能轻易剥夺乘客食用方便面的权利。
其实,虽然像广州东站等火车站不再出售方便面,但从铁路部门的表态看,似乎对方便面还没有强制性规定。比如,全国铁路客户服务热线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不含加热包的普通方便面可正常携带上车,但建议乘客在列车上尽量选择味道较小的食物,以免影响其他乘客。
建议而非禁止,留有余地,或许才是更合理的姿态。就像广州东站用拌面取代方便面,现有信息虽然没有明言价格,但如果相差不多的话,倒也不失为一种妥当的办法。
或许很多人希望高铁能够尽可能符合文明的形象,但考虑到现阶段的社会生活状态,恐怕很难实现那般整齐划一的整洁。如果“用力过猛”“禁令过严”可能会适得其反,也难免让一些人产生“禁方便面是为了卖高价餐饮”的联想,这就得不偿失了。
当然,对于乘客来说,也不妨从这波围绕方便面的争议中,读懂现在一些乘客对方便面气味的敏感。在可能的情况下,选择其他气味较小的食物,人们应当共同努力,去形成一种“不打扰他人”的乘车文明。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