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贵州省沿河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实施商标发展战略,将地理标志品牌培育作为核心抓手,聚焦“沙子空心李”“沿河白山羊”等特色资源,通过政策保障、宣传引导、精准服务、标杆打造、强化保护“五力齐发”,全力推进商标培育工作,为地方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活动现场。
高位推动,政策资金“双保障”。该局组织专题学习《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等重要政策文件,切实提升全局工作人员对知识产权工作的认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每年安排一定经费并将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为商标培育等知识产权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标杆引领,打造地标经济标杆。在商标培育工作中,该局注重高质量发展,指导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商标发展规划,鼓励信誉度好、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积极争创高知名度商标,着力培育沿河古茶、金竹贡米等成为地方知识产权优势产业。同时,引导高知名度商标企业充分发挥品牌带动效应,推动中小企业与知名度商标企业通过定牌加工、商标许可使用等形式开展协作,拓展延伸产业链,形成规模效应,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强化保护,重拳出击商标侵权。今年以来,该局以“集中整治”为抓手,聚焦商标侵权,组织全系统开展自查排查,主动收集知识产权信访维权线索,并联合执法大队开展多轮打假维权专项行动,同时,深化跨区域协作,与周边县(市、区)建立信息共享、案件移送机制,合力遏制侵权。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30余人次,检查企业16家,协助企业商标注册续展32家次,走访服务企业28家。发现问题3起(均已督促整改),立案查处4起商标侵权案件,其中2起已结案、2起在办,形成有力震慑。
据悉,2025年以来,沿河共提交商标注册申请54件,有效注册量达73件;提交专利申请获授权2件;走访重点企业12家;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培训活动2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接受各类咨询117人次。下一步,沿河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继续深化商标发展战略实施,不断提升商标培育工作水平,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图/文沿河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