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女子出去了一趟,老公回来后就不满意,直接把西瓜踢烂了。女子觉得没有受到尊重,这些年的隐忍换来的是老公无休止的吼骂,于是她直接回到娘家,不回来了。而女子的父亲也说:“女儿和女婿分开过,我并没有怨言。我们以后一家老小,有钱就多用,没钱就少用,反正绝对不会让闺女受委屈。” 老公得知后,赶紧去岳父岳母家认错,想和好如初,把妻子接回来,但女子好像并不想原谅老公,还说这十几年的付出不值得。 据河南民生频道8月11日报道,刘先生和妻子开了一家五金店,平常妻子在家看店,刘先生则出去帮人干活。两人起早贪黑,只为每月能还上房贷、覆盖日常开销——这两项最基本的支出就需5000元左右。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刘先生每天神经紧绷,总想着多拓展客户来店里进货。而妻子呢,一边照看着门市生意,一边拉扯两个孩子,整日累得蓬头垢面:来货时要收货,月底要核账,上门顾客几乎全由她接待;孩子早上送上学、下午接回来,在门市里调皮捣蛋,她还得盯着学业、护着安全;外加买菜做饭、洗衣打扫,活像个停不下来的陀螺。 夫妻俩各司其职,配合倒也默契,可隔阂也在这“各忙各的”里悄悄变深。刘先生跑业务、拉生意,妻子全权打理后勤,两人交集甚少,渐渐没了交流,更难体会彼此的难处。 尤其刘先生,每次回家都觉得自己在外奔波一天太辛苦,往躺椅上一躺就翘着二郎腿休息或玩手机,从没想过妻子操持家里的琐事比他更累。在他眼里,生意是自己拉来的,钱是自己赚的,和妻子无关——她看店、带娃、做家务,全是“没功劳”的事,简直像个寄生虫。 起初妻子还想反驳,想让他看清事实,可后来才明白,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刘先生不是不懂,只是偏要把所有功劳揽在自己身上。见妻子不再争辩,刘先生的气焰更盛了,总觉得自己是有功之臣,该被捧着、迁就着。 有次妻子想回娘家,让刘先生送一趟。因为要带两个孩子,收拾东西耽误了点时间,刘先生就在楼下拼命按喇叭催。 等妻子背上驮着一个、手里牵着一个,还提着一大袋东西走到车旁时,刘先生竟一脚油门冲过来吓唬她,嘴里念叨个不停:“就你事多!我还赶着跑生意呢,不能快点?”妻子气得浑身发抖,愣在原地十几秒,看着俩孩子,终究还是忍了。 而这次,刘先生出门后,妻子在门市看店。俩孩子缠着要吃零食,她怕出意外,就暂时关了门带孩子出去。可刘先生回来没见着人,认定她是偷懒去了——自己辛辛苦苦挣钱养家,她倒好,想关门就关门。 于是等妻子一回来,刘先生二话不说就把地上的西瓜踢得稀烂,无非是想给个下马威,让她“安分”做好后勤。 这成了压垮妻子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再也撑不住了,在这个家里感受不到丝毫尊重与安全感,什么都没带就回了娘家。 刘先生这才发现,妻子一走,家就散了。他奋斗的意义没了着落,俩孩子更是管不住——别说吃喝拉撒,他连炒菜都不会,以前全靠妻子把饭菜端上桌。 刘先生赶紧跑到岳父家求和,可岳父岳母没给好脸色,硬气地说:“我女儿要是不想跟你过了,我们都支持。你从没好好待过她,我们家虽不富裕,有钱多花、没钱少花,绝不能让闺女受委屈。” 妻子红着眼扇自己的脸,哭着说十年全白搭了:“他不尊重我,孩子跟着学也不把我放眼里,我回去干啥?我得为自己活,为爹妈活,别的都不管了!” 后来在众人协调下,刘先生总算意识到错了,诚恳地向妻子道歉。妻子说想在娘家多住些日子,好好想想两人的未来。至于最终怎么选,父母只说:“全听女儿的。” 网友们看了都气不过:“跑点业务就了不起了?家里那堆琐事才是真难扛!” 一、丈夫忽视妻子家务付出,妻子回娘家,丈夫行为是否违法? 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第68条规定,夫妻双方应当共同负担家庭义务,共同照顾家庭生活 。 根据《民法典》也强调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 刘先生把家务全扔给妻子,自己当甩手掌柜,还觉得妻子没功劳,这明显违背了夫妻共同担责的法律要求。妻子又要看店又要带娃、操持家务,累得不行,他却丝毫不管不顾。 从法律上讲,他没有尽到应尽的家庭义务,对妻子太不公平。他该认识到,家庭是两个人的,不是妻子一个人的战场。 二、如果妻子提出离婚,财产会如何分配? 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另外,第一千零八十八条提到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 。 这对夫妻里,妻子承担了大量家务和照顾孩子的责任,付出远超刘先生。要是离婚,财产分割时,法院大概率会照顾女方。 对于这件事,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