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旅游报
□张令伟
7月,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鱼稼里广场,篮球场上的呐喊声和麻辣小龙虾浓烈鲜香的味道互相环绕着。为期近4周的“鱼台县第十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鱼台·WMBA男女混合趣味篮球联赛”(以下简称趣味篮球联赛),在“3+2”趣味规则的指挥下,将乡村体育赛事演绎成一场全民狂欢。女球员持球奔跑、三分线外精准投射,赢得满堂喝彩;男球员奋力拼抢,让比分交替领先。这个暑期,鱼台县以“篮球+龙虾”的创意组合,掀起旅游消费热潮。
赛制创新成了一大亮点。这场趣味篮球联赛的口号是“男主外女主内,女子‘无理占三分’”,其趣味性和创意性吸引了众多球迷和游客。例如,女球员在比赛中享受特殊待遇,走步、二次运球等不计违例,男球员则只能在篮筐正下方的油漆区内抢篮板球,但不能投篮和防守女球员,否则将被判罚违例。女球员投篮命中记3分,男球员命中记2分。
“围绕独特的比赛规则,我们专门进行了训练,从中又一次感受到篮球带来的乐趣,希望通过这次联赛能够带动更多人参与到这项体育运动当中。”鱼城镇三辣两甜篮球队女球员杜奇琳说出了众多球员的心声。
“鱼稼里广场是俺们鱼台的网红打卡地,能在这里看到这么有趣的比赛很过瘾,希望以后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济宁市民马允允说。
“我们策划趣味篮球联赛的目的就是通过创新的规则和有趣的赛制,吸引更多市民加入篮球运动,借助赛事推高流量,带动鱼台文旅消费。”鱼台县政协主席、县“农文旅体康”产业链链长王成广说。
数据显示,从7月1日开赛到7月25日结束,这场乡村赛事吸引了上百万观众,拉动旅游消费1100万余元,成为今夏济宁“赛事+文旅”的亮眼实践。
赛事期间,鱼台县还推出了“骑行+露营+美食”等套餐产品,实施了文旅消费券、景区门票折扣等惠民措施。跃动的篮球与夜间的啤酒节、灯光秀激情碰撞,让滨湖街道大棠夜市成为鱼台消费新地标;与鱼台县龙虾消费季的碰撞,更将游客的消费热情推至高潮。清晨,藕田里一位虾农收笼,日捕小龙虾达150公斤;美食街上,惠河酒楼等餐饮企业日均营收近6000元。
龙虾引客有独特的优势。鱼台县毗邻水产丰饶的微山湖,沿湖有6600多公顷的生态湿地,有纵横交错的17条河流,还有星罗棋布的2666余公顷的池塘,形成了非常独特的河湖湿地旅游景观。
这样的资源禀赋很适宜小龙虾的生长。据介绍,鱼台全县小龙虾养殖面积近9000公顷,产量3万余吨,并且小龙虾多养殖在不适宜种植小麦的涝洼地,当地村民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小龙虾让自家的涝洼地变成“聚宝盆”。目前,全县稻(藕)虾共作生态种养面积3333公顷左右。鱼台县龙虾协会会长闫领阶介绍,鱼台县的标准化养殖体系、产学研合作模式保证了小龙虾的“白富美”特质。“鱼台小龙虾每斤高出市场平均价格1到3元。”
近年来,鱼台县在惠河湿地周边推出了龙虾垂钓体验项目,游客可现场捕捞烹饪,带动暑期餐饮单日接待量超200人次。
鱼台县王鲁镇村民彭胜利打理的9.3公顷藕虾田,近年来年均收入超过了传统种植的3倍;民宿老板张华说,暑期,他们家天天爆满;借助电商,小龙虾收购大户仇广东日销1500公斤。去年,鱼台县龙虾产业链产值25亿元,稻米产业链产值40亿元,书写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鱼台实践。
鱼台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田磊表示,未来,鱼台将进一步推进“赛事+文旅”深度融合,在持续提升关注度、扩大赛事影响力上下功夫,全面打造新的“体育+文旅”发展模式,增添鱼台县文旅消费新活力。
当趣味篮球联赛的呐喊声回荡在龙虾飘香的鱼稼里广场,当运河龙舟的鼓点应和着惠河湿地的蛙鸣,鱼台县正继续“赛事+文旅”的探索,绘就有鱼台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