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严利君通讯员丑鸿扬)“中医之道,博大精深,你们要潜心钻研,心怀仁爱,以患者为中心,将中医的精髓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老师向三位弟子回赠中医书籍,并对他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语重心长地叮嘱。8月6日,王益区联同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举办陕西省名中医刘德玉传承工作室拜师仪式,医院4名青年中医行传统拜师礼(呈拜师帖、敬茶、师训),在拜师现场,弟子们身着素衣,端身肃立,空气中弥漫着对中医文化的敬畏。向师父行三鞠躬,恭恭敬敬地诵读拜师帖、献上鲜花、敬上香茶,以传统而庄重的方式完成了拜师仪式。这一庄重的仪式,展示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师徒之间的深厚情谊,通过师徒相传的方式,年轻一代的中医从业者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中医药的精髓和名老中医的宝贵经验,为提升王益区的中医药诊疗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王益区紧紧抓住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契机,积极探索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在中医药人才队伍培育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显著成效。人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因此有必要多措并举,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中医药人才队。
拜师不是形式,而是责任的开始。师父会带着弟子坐诊,从辨识一味药材的性味归经,到分析一个复杂病例的辨证思路,手把手教学;遇到疑难杂症,师徒围坐讨论,师父分享多年积累的“临床心法”,弟子则带着年轻人的视角提出新思考,传统与创新在诊室里碰撞。除了这些大型的拜师仪式活动,王益区还定期组织辖区内中医药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学术交流和业务培训活动,同时积极邀请知名中医专家到王益区开展专题讲座和临床带教。通过这些方式,不断拓宽中医药人才的视野,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临床技能。
在中医药的发展历程中,师承教育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宛如一条无形却坚韧的纽带,将历代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精湛技艺代代相传。如今,在王益区,中医拜师传承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为这片土地上的中医药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未来,王益区将继续加大对中医药师承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师承教育体系,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于中医药事业。同时,还将进一步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引进更多的优质中医药资源,为中医药人才的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为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