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破防了!8月11日,江西上饶一小伙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没办升学宴,也没向别人分

破防了!8月11日,江西上饶一小伙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没办升学宴,也没向别人分享,而是立刻前往墓地,将这个好消息说已故给母亲听。甚至能为了留在本地,经常过来看望母亲,他还拒绝了外省高校抛出的橄榄枝!   “妈,我考上大学了,这是录取通知书。”江西上饶18岁少年李佳晨跪在母亲坟前,手指轻轻抚过红色封皮上的烫金校徽,声音哽咽却带着骄傲。他将通知书平整地放在墓碑前,仿佛要让天堂的母亲看清每一个字。   原来三年前,李佳晨的母亲因胆管癌永远离开了他,为筹措医疗费,家里不仅花光积蓄,还卖掉了代步的汽车,那段日子里,少年每天放学就直奔医院,在病床前写作业、陪母亲聊天。   父亲作为蓝天救援队队员,常年奔波在救灾一线,郑州洪水、土耳其地震现场都留下过他的身影,父母用不同的方式教会李佳晨责任与担当,也让他早早懂得生活的重量,今年高考,李佳晨用特殊的方式让母亲“全程陪伴”。   首日他身着寻常短袖入场,为自己而战,次日换上黑色外套,带着母亲的照片走进考场,第三天,他将照片用别针固定在左胸心脏位置,让母亲“离自己最近”。安检老师看到这一幕,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理解。   最后一门考试结束铃声响起时,少年第一个冲出考场,从父亲手中接过早已准备好的鲜花,直奔陵园,在母亲墓前,李佳晨郑重地竖起三根手指朝天立誓:“我一定会撑起这个家,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这个动作被父亲悄悄记录下来,视频里少年单薄的背影在暮色中格外挺拔,此后的两个多月,李佳晨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放松玩乐,而是在县城的餐馆当服务员,端盘子、擦桌子,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他说想攒够大学学费,让父亲肩上的担子轻一些。   8月12日下午,一封来自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快递打破了家中的平静,李佳晨拆开信封的手微微发抖,看到“航空电子与信息学院”几个字时,眼眶瞬间湿润,这不仅是他心仪的专业,更承载着母亲“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的期许。   他顾不上喝口水,抓起通知书就往陵园跑,在墓前,他逐一向母亲介绍:“这是新生入学须知,这是征兵宣传册,您看,学校还能申请奖学金……”说着说着,眼泪大颗大颗砸在通知书上。   让人动容的是,李佳晨本有机会去外省读更好的学校,湖南、江苏等地高校抛出的特招橄榄枝,都被他一一婉拒。“如果去外省读书,清明、冬至可能赶不回来。”   他告诉父亲,留在江西才能常来看望母亲,也能照顾渐渐老去的父亲和年幼的妹妹。这个选择让父亲既心疼又欣慰:“孩子长大了,知道什么对自己最重要。”   李佳晨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迅速引发全网关注:   有网友说:“看到他跪在墓前的样子,眼泪止不住地流。这才是真正的孝道,是刻在骨子里的爱。”   也有网友感慨:“放弃更好的机会需要多大的勇气,这份孝心比任何名校录取通知书都珍贵。”   更多人被少年的坚韧打动:“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这样的孩子,未来一定不会差。”   李佳晨用行动诠释了亲情的重量,他没有举办热闹的升学宴,没有在朋友圈分享喜悦,却用最质朴的方式完成了与母亲跨越生死的对话。   正如那句话所说:“真正的孝心不是作秀,而是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作前行的力量。”当我们为少年的选择感动时,更应看到他身上那份超越年龄的成熟与担当,这或许才是母亲留给他最宝贵的遗产,也是这个故事最动人的注脚。   你如何看待李佳晨的选择?在亲情与学业发展之间,你认为怎样的平衡才是最好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