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上午,经过1400天的连续奋战,渝昆高铁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长水机场隧道安全贯通,这座以“环境敏感度高、地质安全风险大、技术创新多”一级高风险隧道成功打通,为渝昆高铁全线建成通车按下“加速键”,标志着我国高铁建设在复杂地质和敏感环境施工领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央视网)
近日,渝昆高铁重难点控制性工程——长水机场隧道成功贯通。这一标志性事件,不仅为渝昆高铁全线通车按下“加速键”,更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在交通基建领域稳步推进的生动注脚。
渝昆高铁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昆通道的关键组成部分,全长约700公里,其中云南段长388.6公里,是云南省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桥隧占比高达87.4%,施工难度超乎想象。而且长水机场隧道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对施工相关的各项指标要求极高,技术难度和安全风险在国内罕见。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种种困难阻挠下,工程师和建设者们凭借着科技创新与不懈奋斗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在长水机场隧道成功贯通的背后,是我国铁路部门联合政府、高校组建科技攻关团队,攻克20余项技术难题的智慧结晶,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集中力量办大事、协同创新促发展的制度优势与发展活力。
中国铁路交通基建作为我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渝昆高铁长水机场隧道的贯通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一个亮眼的注脚。伴随着长水机场隧道的贯通,渝昆高铁建设的进度条正在不断推进,届时重庆至昆明的通行时间将大幅缩短,随之而来的就是带动渝昆高铁沿线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效流通,为我国西南地区融入全国发展大局打开新通道,让更多人共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果。
同时,在渝昆高铁的建设过程中,也体现出我国基建专家对铁路规划地区复杂地质条件的妥善处理、以及对周边环境因素的充分考量,生动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这预示着中国铁路基建将朝着更高技术标准、更绿色环保、更注重民生福祉的方向大步迈进。
在中国基建建设者们的努力下,更多像渝昆高铁这样的重大交通项目正在不断地建成投用,伴随着中国铁路基建技术的不断革新,中国铁路网络将更加密织,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续写更多辉煌篇章,引领中国驶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邓子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