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从张本美和对阵早田希娜之战看公平性与医疗暂停的课题
早田希娜与张本美和这场激烈的比赛凸显出了几大问题,包括“同协会对决中教练的定位”“医疗暂停的合理使用”以及“带伤参赛的风险”。这一事件已超出了单场比赛胜负的范畴,动摇了体育领域中最根本的公平性原则,因此亟需采取应对措施。
决胜局中令人费解的中断
问题发生在决胜局的开局阶段。当时比分是4-2,张本选手领先,这是决定比赛走向的关键节点。此时,早田选手请求暂停。按照乒乓球界的惯例,为保证公平性,同协会选手对决时,比赛期间教练一般不会进入场边指导区,其他国家的队伍也普遍遵循这一做法。但就在早田选手请求暂停的同时,她的教练出现在了场边指导区。
教练利用暂停时间,开始为早田选手贴肌效贴的部位进行按摩。规定的暂停时间结束后,又申请了“医疗暂停”。WTT的医疗人员对早田选手的状况进行了检查,但应早田选手方面的要求,教练再次开始为她按摩。这一系列处理耗时近10分钟,在此期间,张本选手只能独自坐在场边的椅子上,静观事态发展。长时间的中断之后,比赛重新开始,张本选手却完全失去了比赛的节奏,最终惨遭逆转失利。
从规则上来说,允许教练进入场边指导区,医疗暂停也可由主裁判判断后批准。但从体育精神和公平性的角度来看,这一系列过程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无视惯例的教练介入与医疗暂停的使用方式
笔者认为这一事件存在两个严重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注册教练的不当介入以及对惯例的无视。首先,乒乓球界默认同国选手对决时教练不进入场边指导区,这一惯例遭到了破坏。为维护公平性而确立的重要惯例被无视,身为注册教练的人员在暂停期间进入场边指导区并进行按摩,这种行为本身就存在问题。如果按摩是出于治疗目的,原本应由WTT主办方的医疗团队进行。即便存在语言障碍等问题,最坏的情况下,也应由在会场相关人员区域与教练一同观赛的日本国家队体能教练或按摩师来负责。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而是由教练来处理。这不仅是简单的身体处理,不能排除存在心理支持以及即便没有言语交流也进行了非语言性指导的可能性。即便被解读为有意给对方选手施加心理压力、打断比赛节奏,也无可厚非。
第二个问题是,医疗暂停的申请可能违反了相关规定。本次比赛的主办方WTT所采用的规则是以国际乒乓球联合会的规则为依据的,日本乒乓球协会的规则同样也遵循国际乒乓球联合会的规则。根据日本乒乓球协会的规则,医疗暂停应当是在出现伴随出血的急性重伤,或发生难以继续比赛的情况时才允许采取的措施。本次的医疗暂停是否属于急性重伤,仍存疑问。通常来说,急性伤病几乎不可能通过按摩得到改善。更何况日本国家队的教练组和选手都知晓这一规则。
如果本次这种情况得到认可,那么今后在决胜局或比赛尾声,当选手疲劳达到顶峰时,就有可能故意中断比赛来接受按摩。这违背了体育的本质——“公平竞赛”精神,也是严重损害乒乓球这项运动公信力的行为。
张本智和的发言与乒乓球协会的态度
次日,张本美和的哥哥张本智和选手在赛后采访中,谈及妹妹张本美和的这场比赛时表示:“我想对妹妹说的只有一句话,那就是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强。规则是不会为你而遵守的。”他还说:“不管是否不合理,能够克服这一切的才是真正的冠军。我觉得这次算是交了一笔便宜的学费。幸好这不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或奥运会。如果能从这次经历中学到东西,那就是有价值的。”他的这番发言,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作为家人,同时也是一名乒乓球选手,他的话语中流露出对妹妹所遭遇的不公平状况的担忧。张本智和的这番发言引发了众多乒乓球爱好者及相关人士的共鸣,也表明这一问题并非单纯的情感宣泄,而是整个乒乓球界都应认真对待、关乎乒乓球这项运动整体公信力的问题。
对这一情况置之不理,可能会动摇日本乒乓球界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公平竞争环境以及选手之间的信任关系。
有必要梳理本次事件的经过、明确事实真相,让选手、教练及所有相关人员重新确认并充分知晓同国对决中教练的定位以及医疗暂停的合理使用标准。如果判定相关行为违背了惯例和公平性原则,日本乒乓球协会就应当采取相应措施。这是为防止今后发生类似情况而采取的重要举措,也将彰显维护乒乓球界公正性的坚定决心。
日本乒乓球协会表明明确态度,既是对“日本乒乓球界要为未来世代留下什么”这一重要问题的回答,其展现出的坚守公正性的坚定姿态,也会让选手和粉丝们感到安心,进而推动整个乒乓球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