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2008年,著名导演谢晋的葬礼上,刘晓庆拎着一袋子现金大闹现场,对谢晋遗孀徐大雯

2008年,著名导演谢晋的葬礼上,刘晓庆拎着一袋子现金大闹现场,对谢晋遗孀徐大雯说,你如果不要,我就将这些钱洒在大厅里。

面对胡搅蛮缠的刘晓庆,徐大雯却感动不已。

人的一生,总有那么几个瞬间,会让你刻骨铭心。

而对于刘晓庆来说,谢晋导演对她的教诲,是她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

1986年,谢晋筹拍《芙蓉镇》时,刘晓庆已经是红遍全国的影后。

可她听说消息后,连夜写了三千字自荐信,字字恳切:“我想演胡玉音,哪怕从零学起。”

那时她刚在影后竞选中落败,心里憋着股劲,认定只有谢晋能让她“破局”。

谢晋看着信笑了:“来可以,但得听我的。”

进组第一天,谢晋没让她看剧本,只丢给她件围裙:“先去食堂帮厨两个月,学怎么吆喝卖豆腐。”

刘晓庆懵了。

她是众星捧月的影后,却要每天天不亮就去切菜、洗碗,站在灶台前练“刚出笼的热豆腐嘞”。

起初她委屈,偷偷掉眼泪,可看着食堂阿姨们自然大方地招呼客人,突然懂了谢晋的用意——胡玉音不是“演”出来的,是“活”出来的。

两个月后开拍,她往豆腐摊后一站,围裙一系,吆喝声脆生生的,眼里的精明与质朴,活脱脱就是那个在乱世里求生存的**“豆腐西施”。

《芙蓉镇》上映后,她一举拿下金鸡、百花双料影后,站在领奖台上,第一句话就是:“感谢谢晋导演,他让我知道,演员得先把自己‘砸碎’了,才能重塑角色。”

她也渐渐摸清了谢晋的难。谢晋夫妇育有四子女,除长子外,其余两子一女都是低能儿。

为了照顾家人,他省吃俭用,一件中山装穿了十几年。

刘晓庆看在眼里,想帮忙又怕伤了恩师自尊,只能偷偷托人给谢家送米送油,从不留名。

2008年,谢晋的三儿子和长子相继离世,85岁的老人没扛住丧子之痛,两个月后也走了。

刘晓庆正在国外拍戏,连夜转机赶回来,葬礼上那袋现金,是她能想到的、最直接的“分担”。

刘晓庆的真性情,不止对恩师。

多年前,她为了专心拍戏,高价请了位男保姆“三哥”,替她照顾年迈的父母。

三哥是个实在人,父母生病时端屎端尿,夜里守在病床前;

父母走后,他又帮着打理刘晓庆常年空置的别墅,里里外外收拾得妥帖。

可日子久了,三哥看着刘晓庆频繁换男友,难免在背后念叨几句,添油加醋的话传到刘晓庆耳朵里。

有人劝她“辞了算了”,她却找三哥聊了一整夜。

“三哥,我知道你是操心我。”她没发火,只说,“感情的事我有分寸,你跟着我这么多年,是家人,有话咱当面说。”

那晚之后,三哥再没乱传过闲话。刘晓庆生病时,他熬粥喂药;

她入狱那几年,三哥守着她的房子,定期打扫,等她出来时,家里还是熟悉的样子。

如今三哥70岁了,一生未娶,刘晓庆早把他当成亲人。

她在银行给他存了养老金,笑着说:“你陪我父母走了最后一程,我陪你走完这辈子。”

家里聚会,她总拉着三哥坐主位,逢人就介绍:“这是我三哥,比亲人还亲。”

刘晓庆的感情,和她的人一样,从不藏着掖着。

“我不喜欢结婚,每次都是被追晕了。”她笑着说,眼里却藏着故事。

1976年,为了从成都调去北京,她嫁给了音乐世家出身的王立。

这段带着“目的”的婚姻,在六年聚少离多后结束,她没怨过,只说“各取所需,也算圆满”。

1980年拍《心灵深处》,她遇见陈国军。

两人爱得轰轰烈烈,陈国军为她离婚,她帮他转型当导演。

可这段婚姻,最终因姜文的出现走到尽头。

据说陈国军得知时情绪失控,她却异常清醒:“不爱了就是不爱了,拖下去对谁都残忍。”

她和姜文的感情,是圈内公开的“互相成就”。

她斥资支持姜文拍《阳光灿烂的日子》,他帮她打磨演技;

后来她经商入狱,姜文二话不说请了最好的律师,守着她出来。

多年后重逢,两人相视一笑,仍是朋友。

之后她遇见过伍卫国,爱过阿峰——阿峰在她入狱时不离不弃,让她感动到再婚,可感动终究抵不过日子的琐碎,三年后和平分手。

直到2013年,58岁的她嫁给了追求她30年的香港富豪王晓玉。

婚礼上,王晓玉握着她的手说:“等了你一辈子,值了。”

她笑着流泪,眼里的光芒,和当年站在谢晋面前自荐时一样亮。

如今的刘晓庆,依然敢爱敢恨,敢作敢当。

有人骂她“炒作”“任性”,可她从不在乎——对谢晋的感恩,对三哥的情义,对感情的坦荡,早已说明一切。

她的人生从来不是“完美范本”,却带着最鲜活的烟火气:爱过,恨过,拼过,跌倒过,却始终揣着一颗真心,对恩人、对家人、对自己。

就像她在谢晋葬礼上说的:“我这人就这样,心里有啥,就非得掏出来才算数。”

这样的刘晓庆,或许不被所有人理解,却活得比谁都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