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李俊峰
8月12日,洛阳市伊滨区诸葛镇下徐马村党群服务中心内洋溢着欢声笑语与感动温情。为弘扬崇学重教之风,助力乡村人才振兴,下徐马村举办2025年度助学奖励金发放仪式,为14名考入重点高中、大学及研究生的学子颁发助学金。村党支部书记郑俊飞、区人社局派驻村第一书记高洛与村民代表共同见证这一暖心时刻。
分层奖励显诚意,14名学子获资助
据驻村第一书记高洛介绍,本次助学奖励覆盖不同教育阶段:7名考入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11院校和研究生的的学子,每人获助学金1000元;2名考取本科院校的学子,每人获助学金800元;5名考入其他重点院校的学子,每人获助学金500元。
“穷不丢书,富不丢猪,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阶梯,是让农村孩子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希望。”村党支部书记郑俊飞在活动中深情表示,“这笔助学金不仅是物质支持,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期盼。它承载着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对你们的信任,更寄托着下徐马村的未来。”
他特别提到:“在座的许多同学,父母常年在外打拼,你们一边学习,一边分担家庭责任,在这样的环境下,你们取得优异的成绩,实属不易。但你们眼里有光、心中有志,课堂上的每一次举手、试卷上的每一个红勾,都是对‘走出大山、回报家乡’最朴素的向往。这份劲头,就是咱们村的希望!”
薪火相传守初心,驻村书记话担当
区人社局派驻村第一书记高洛在活动中分享感言:“今年2月驻村以来,我深刻感受到村民的淳朴善良和村两委的团结担当。当郑书记告诉我,自2021年起,每年的驻村工作经费都用于资助中高考学子和困难群众时,我深受感动。这份坚持与担当,必须传承下去!”
他寄语学子:“今年下徐马涌现出14位优秀学子,你们就像村里的红石榴,硕果满枝、充满希望。希望你们带着家乡的期盼勇敢追梦,未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成为反哺家乡的‘归巢鸟’!”
感恩反哺践初心,学子立志报乡梓
发放仪式上,郑俊飞与高洛亲手为学子颁发助学金,并逐一询问学习规划。当得知同学们毕业后都愿意参与乡村振兴时,高洛书记点赞道:“下徐马村需要像你们这样的青年,学成归来之日,就是家乡腾飞之时!”
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的永哲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求学之路漫漫,家乡的关怀让我们倍感温暖。饮水思源,我定当珍惜机会、提升能力,未来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将这份爱心与责任传递下去!”
考入洛一高的思媛同学激动地说:“这份奖励让我感受到家乡的温暖,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为下徐马村争光!”现场掌声不断,不少家长眼眶湿润,感慨“村里越来越重视教育,孩子读书更有劲了”。
志愿行动展风采,实干精神润心田
仪式结束后,学子们主动参与村里组织的志愿拔草活动。尽管秋日气温仍高,大家却干劲十足,大汗淋漓中仍笑容灿烂。“劳动虽然累,但过程很美!”参与活动的王同学说。这一场景让村民纷纷点赞:“这些孩子不仅学习好,还懂得感恩回报,真是咱村的骄傲!”
教育赋能促振兴,共绘发展新蓝图
近年来,下徐马村在郑俊飞带领下,通过发展千亩软籽石榴园、庭院民宿等产业,实现村集体年收入突破预期。与此同时,村两委始终将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已连续五年设立助学奖励金。
“乡村振兴,人才是第一资源。”郑俊飞表示,“未来我们将联合高校开展技能培训,为返乡青年搭建创业平台,让‘钱袋子’和‘脑瓜子’一起富起来!”
随着助学活动的常态化,下徐马村正以教育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新动能。党群服务中心内,一张张青春面庞与干部们的殷切目光交织,勾勒出这片土地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这里走出的学子,终将成为反哺家乡的生力军,为下徐马村的明天注入无限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