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证监会立案告知书,让际华集团股价连续涨停的狂欢戛然而止。8月12日,际华集团再次以跌停开盘,截至发稿依然大跌超6%。短短三个交易日,其股价从连续涨停的狂热急转直下,上演了一场“牛转熊”的转折。
8月8日晚间,际华集团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正式立案调查。此前两个交易日,公司股价因“脑机接口”概念连续涨停,三天累计涨幅高达21.1%。消息一出,市场资金迅速出逃。8月11日股价跌停收于4.75元,市值蒸发近20亿元,13日继续大幅下挫,股民损失惨重。
信披违规突遭立案,股价上演“过山车”行情
就在证监会立案消息公布当天,际华集团股价还在上演涨停狂欢。8月8日上午9点31分,公司股价就早早封上涨停板,收盘价定格在5.28元。市场资金追捧的,是公司沾上“脑机接口+核污染防治”的双重热门概念。
这场狂欢背后早有监管警示的阴影。2024年11月,际华集团就因未及时披露借款事项、股权交割前未解决债务问题被上交所通报批评。2025年1月,上交所再就“业绩预告相关事项”向公司下发监管工作函。
8月8日盘后,一纸立案公告戳破了概念炒作泡沫。公告显示,中国证监会已对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启动正式调查程序。尽管具体违规事项尚未公布,但结合公司历史信披瑕疵及迟迟未回复的监管函,市场普遍猜测此次立案或与业绩预告准确性及历史信披问题相关。
立案冲击立竿见影。8月11日开盘,股价直接跌停,单日市值蒸发逾20亿元。今日(8月12日)公司股价继续以跌停开盘,盘中虽小幅回升但截至发稿仍大跌超6%,高位追涨的投资者深陷泥潭。
业绩滑坡埋下隐患,亏损成常态
亏损正成为际华集团业绩常态。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巨亏42.2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亏损势头在2025年并未止住。最新业绩预告显示,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为-8000万元至-6000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1882.84万元进一步扩大。
际华集团解释称,亏损主因是“重点客户上半年产品订单减少,营业收入降幅较大,叠加产能利用率不足导致固定费用占比上升”。
从财务结构看,际华集团正经历从“增收不增利”到“营收下滑+亏损扩大”的全面恶化。2024年公司营收虽同比微增3%,但净利润断崖式下滑,反映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薄弱。
高达43.92亿元的注册资本与持续扩大的亏损形成鲜明对比,暴露出公司在业务结构优化、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
维权通道开启,投资者可依法索赔
随着立案调查落地,投资者维权通道正式开启。法律界人士指出,根据证券法相关规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受损投资者有权提起民事诉讼索赔。
根据现有证据材料,暂定索赔条件为:在2025年8月8日之前买入601718际华集团股票,且在2025年8月9日(含当日)之后卖出或继续持有者。
这一索赔范围可能随着调查进展而调整。维权律师特别强调,根据2022年1月颁布的司法解释,投资者无需等待证监会最终处罚决定即可提起诉讼,这大幅降低了维权的时间成本。
“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应尽快准备交易记录、开户证明等材料。”一位证券维权律师表示,“包括身份证复印件、证券账户信息、完整交易流水等核心证据,这些都是维权成功的关键”。
近年来A股市场信息披露违规索赔案例逐年增加。以最新被处罚的云内动力为例,该公司因年报虚假记载被罚600万元后,大批投资者已启动索赔程序。同样,汇金科技也因业绩预告违规被处罚,投资者索赔正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