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晴雨风说史[超话]晴雨风说史1956年,李玉琴走出同丈夫溥仪过夜的房间,第一句话

晴雨风说史[超话]晴雨风说史

1956年,李玉琴走出同丈夫溥仪过夜的房间,第一句话就是要离婚。

这个消息传开后,连管教都觉得匪夷所思。

多年的等待,千里寻夫,管理所破例安排的团聚夜,竟然以分手收场。

04

1950年,李玉琴听说溥仪被引渡回国,关在抚顺战犯管理所。

她心里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丈夫终于回国了,担心的是不知道他过得怎么样。

经过多方打听,她终于知道了抚顺的准确地址,于是开始筹划去探望溥仪。

第一次去抚顺的时候,李玉琴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

她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到了抚顺已经累得不行。

管理所允许她见溥仪,但时间很短,只能在会客室里坐一会儿,说几句话就得分开。

溥仪穿着蓝色囚服,头发剪得很短,看起来比以前苍老了许多。

那次见面,两个人都很拘束,话说不了几句。

溥仪问她过得怎么样,她只是点点头,没敢说实话。

她担心溥仪知道她过得不好会难受,也怕他觉得她是来要钱的。

溥仪给她讲了讲管理所的生活,说这里的人对他还不错,让她不要担心。

从1952年到1955年,李玉琴总共去了5次抚顺。

每次去都要花很多钱,她经常为了凑路费到处借钱。

有时候借不到钱,她就先做点零工攒一点,再想办法凑齐。

那几年里,她几乎把所有的精力和金钱都花在了去抚顺的路上。

05

1956年春天,李玉琴又一次来到抚顺,这是她第6次探望溥仪。

这次不同的是,管理所的领导考虑到他们夫妻分别这么多年,决定破例让他们同房一夜。

这个决定在当时是极其罕见的,抚顺战犯管理所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先例。

那天晚上,管教员带着李玉琴走进了一间专门收拾出来的平房。

房间不大但很干净,炕上铺着整齐的被褥,桌子上放着热水瓶和茶杯。

一切都显得很温馨,可李玉琴的心情却复杂得很。

溥仪坐在炕沿上,穿着那身蓝色囚服,头发剪得整整齐齐。

他看见李玉琴进来,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从口袋里掏出几颗糖递给她。

这糖是他们劳动挣工分换来的,在他看来算是最贵重的礼物了。

李玉琴接过糖块,心里五味杂陈。

这个曾经高高在上的皇帝,现在连一颗糖都要靠劳动去换,还要小心翼翼地省下来给她。

两个人坐在炕上面面相觑,话却说不出几句来。

十多年的分离,早就把他们之间本来就不深的感情消磨得差不多了。

李玉琴想起在宫里的那些日子,想起这些年来的艰难困苦,心里的想法越来越明确。

06

那一夜,他们什么也没有发生。

不是身体上的原因,而是心理上的隔阂已经无法跨越。

天刚亮的时候,李玉琴就醒了。

她看着身边还在熟睡的溥仪,心里已经彻底想清楚了。

这个男人给不了她想要的生活,也承担不起一个丈夫该有的责任。

与其继续这样不明不白地耗下去,不如彻底分开,各自重新开始。

她悄悄起身,走出房门,找到了值班的管教员。

「我要离婚。」她的声音很平静,但透着不容商量的坚决。

管教员听了都愣住了,昨天晚上还好好的,怎么一觉醒来就要分手。

溥仪醒来后知道这个消息,整个人都傻了。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李玉琴会在这个时候提出离婚。在他看来,她应该感激自己没有抛弃她,应该继续等他出狱,将来两人重新开始生活。

管理所的领导起初不同意李玉琴离婚,说她是一时冲动,让她回去再考虑考虑。

可李玉琴态度非常坚决,她说:「我要重新生活,活出真正的人生。」

她的话里没有一点犹豫,显然早就想好了。

外面的人不理解她的决定,都说她不近人情,丈夫都这么惨了还要离婚。

亲戚朋友也劝她再想想,说溥仪将来总会出狱的,到时候还能过上好日子。

可李玉琴心里明白,正是因为看清了现实,才更要趁早脱身。

07

1957年5月20日,经过一年多的拉锯战,法院终于判决他们离婚。

李玉琴拿到离婚证书的那一刻,感觉像是重获新生。

那一年她29岁,虽然算不上年轻了,但还有重新开始的机会。

离婚后的李玉琴被安排到长春市图书馆工作,终于有了稳定的收入和正常的生活。

1958年5月,她与广播电台的工程师黄毓庚结婚,第二年还生了个儿子叫黄焕新。

这一次,她终于找到了真正的爱情和家庭温暖。

黄毓庚是个老实本分的人,对李玉琴很好,从来不提她以前的事情。

他们的婚姻很平凡,但很踏实。

李玉琴终于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每天上班下班,回家做饭带孩子,这种平凡的日子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2001年4月,73岁的李玉琴安详离世。

从15岁被迫进宫到29岁重新开始,她用自己的选择证明了什么叫做勇敢。

她没有被过去束缚,也没有被别人的眼光左右,而是坚定地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路。

这件事情到现在还有人讨论,有人说李玉琴薄情,有人说她明智。

其实站在她的角度想想,当初嫁给溥仪本来就不是她的选择,现在有机会重新选择,凭什么不抓住。

人生就这么几十年,与其在一段没有希望的婚姻里浪费时间,不如勇敢地去追求真正的幸福。

李玉琴的决定看起来冷酷,实际上却是对自己人生最负责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