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恒大资本故事迎来终章,上市16年后被除牌退市 | 大鱼财经

2025年8月12日晚,中国恒大(03333.HK)发布公告称,因其未能满足联交所复牌指引要求,且股份暂停买卖未在规定时间内恢复,联交所上市委员会决定取消其上市地位。

恒大股份将于8月22日最后交易,25日上午9时起正式退市,这标志着恒大约16年的上市之路走向终局。

公告截图

2009年,恒大在香港上市,凭借超700亿港元市值成为当时在港上市的最大内地民营房企。此后,在资本市场加持下,其销售规模迅猛增长,2016年以3734亿元销售额问鼎行业,跻身世界500强,总资产破万亿。2017年更是达到巅峰,总资产、核心净利、销售额均位居行业第一。

时间来到2020年,恒大虽提出降负债、控规模战略,但彼时已难挡危机之势。2021年,恒大财富爆雷,境外债务重组开启。随后,恒大物业134亿元资金被占用事件,导致“恒大系”上市公司长期停牌。

2023年,恒大披露2021和2022年累计超8000亿元的亏损,刷新中国企业亏损纪录。此后虽然复牌但股价大跌,市值大幅缩水。

再到2024年1月29日,香港高等法院裁定恒大清盘,成为港股最大清盘案件。

从财务数据来看,恒大早已陷入困局之中。2023年上半年,恒大实现收入1281.8亿元,毛利98亿元,但经营性亏损173.8亿元,非经营性亏损150.3亿元,净亏损合计392.5亿元。其总负债高达23882亿元,剔除预收房款后负债为17842亿元,而总资产仅为17439亿元,资不抵债情况明显。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末,恒大地产标的金额3000万元以上未决诉讼案件达2053件,标的金额总额约4900.69亿元,未能清偿的到期债务约3163.91亿元,逾期商票约2055.37亿元。

一直以来的共识是,恒大债务危机的背后是其激进的经营策略和不合理的财务结构。在房地产市场下行趋势明显时,恒大逆周期扩张,大量拿地,负债规模从2015年约5000亿飙升至2021年的2.5万亿。

但与此同时,恒大的多元化战略失败,如恒大足球、恒大汽车等业务不仅未盈利,还拖累了整体业绩。

有业内人士向媒体分析,退市并不影响恒大的清盘程序,清盘人将继续履职,债权人仍可申报债权、主张权利。后续恒大的资产处置、债务清偿等情况,仍将受到市场关注。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告诉大鱼财经记者,“(未来)恒大保交付等工作还要继续推进,切实维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严跃进还表示,鉴于恒大近来存在的债务问题,此次退市符合预期,同时具有教育意义。他认为,在一系列政策指引下,当前部分房地产企业自身的债务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