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南昌市公安局新建分局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派出所全力守护遗址安全

8月8日,在距南昌市城区40公里的紫金山上,南昌市公安局新建分局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派出所60岁民警胡美发正耐心地为迷路的游客手绘参观路线图。这位主动请缨驻守遗址的老民警深知:“守护活态遗产,既要护文物安全,更要让游客暖心。”

科技赋能守护文物

2015年,南昌市公安局新建分局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派出所挂牌成立。作为全国首个专职文物安全和维护遗址公园建设与运营安全的公安派出所,进驻之初面临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

遗址核心区不能建永久建筑,民警只能栖身在简易板房。冬天寒风从缝隙中钻入,夏天闷热如蒸笼。更危险的是巡逻路上的毒蛇和野猪,银环蛇常在灌木中出没,野猪的脚印和粪便更是常见。

“当时山上没有路,我们都是从山下爬上去。”民警周天璐带着景区安保人员人手一把柴刀,边砍边走。一次完整巡逻需要两小时,覆盖荒草丛生、地形复杂的紫金城城址和墓葬区。

针对遗址面积大、文物分散点多、巡查范围广等情况,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派出所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的立体防护体系,整合景区及周边1100余路公共视频打造智慧旅游警务平台,实现“一屏监控、一键指挥、一呼百应”的警务运行模式,实现对景区内外“人、车、房、事”等智能化分析研判、可视化指挥调度。

为克服警力不足的困难,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派出所联合遗址管理局,发动群防群治力量,组建了一支138人的“文物保护义警队”。这支由村民、文保志愿者组成的队伍,在民警带领下开展常态化巡逻保护,成为发现安全隐患的“毛细血管”。

自成立以来,这支队伍已制止违法取土50余起、违法建设10余起,真正实现了“民警吹哨、义警报到”的联防联控。

涉旅纠纷不出园

遗址保护初期,严格的规定让周边村民困惑不解。限制耕种深度、禁止随意动土等要求,在村民眼中成了影响生计的枷锁。

“硬性执法只能管一时,无法赢得长久认同。”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派出所副所长李良深有感触。转折点来自一次工作创新,民警辅警带着文创小礼品,走进田间地头。民警辅警用地道乡音讲述脚下土地沉睡千年的侯国传奇,解释文物保护法规背后的深远意义。

“你们这么用心,这些老物件,是该留给子孙后代好好看看!”一位老村民在他们日复一日的上门后态度转变。经过日积月累的真心走访,春风化雨,遗址上的村民逐渐从“被管理者”转变为文保工作的积极参与者和信息员,形成警民共保文物的格局。

此外,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派出所还聚焦涉旅矛盾纠纷化解过程的“前、中、后、末”四端,积极探索景区矛盾纠纷快调快处机制,联合景区管委会、义警队、导游等力量组建特约调解员队伍,确保纠纷苗头早发现、不升级、全化解、零反弹,实现“涉旅纠纷不出园”。2024年以来,共调处涉旅纠纷150余起,当事人满意度100%。

“守护南昌的历史文脉与城市烟火,保障人民群众和八方游客的安全,是我们刻进骨子里的使命。”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派出所负责人王国荣的话语在暮色中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