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里的共享单车,堪称“城市探险家”。 上周一早上,小陈着急上班,下楼发现小区门口的单车全被“绑架”了——不是锁在树上,就是轮胎被卸了,只剩个车架孤零零地立着。他绕了三圈,终于在垃圾桶旁边找到一辆,结果扫码显示“该车已被报修”。他气得踢了一脚,结果车筐里掉出一张纸条:“别踢我,我是被熊孩子扔过来的……” 更离谱的是有天晚上,小陈路过广场,看见一群大爷大妈在“改造”共享单车。李大妈给车筐里种了葱,张大爷给车把上挂了鸟笼,还有人给车轮上缠了彩灯——“这叫艺术改装!”他们理直气壮。小陈弱弱问:“这车……还能骑吗?”李大妈拍拍车座:“骑啥骑?咱这是共享花园!” 第二天,小陈发现小区门口的单车“漂流”到了马路对面。王叔叔给一辆单车装了儿童座椅,说是“接送孙子专用”;刘阿姨把另一辆改装成了“流动菜摊”,车筐里堆满了青菜。小陈骑车上班时,路过菜市场,居然看见一辆共享单车在卖煎饼果子——老板还贴了二维码:“扫码支付,比美团便宜!” 现在小区的单车管理员(其实就是保安大叔)每天都在喊:“别动共享单车啊!那是公共财产!”可根本没人听。有天他拦住一个正往单车上绑风筝的大爷,大爷理直气壮:“我这叫资源共享!你懂啥?” 嘿,这些共享单车,大概是地球上“经历最丰富”的交通工具——它们上过树,下过河,当过花盆,卖过煎饼,活脱脱一部“都市漂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