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刚刚荣登世界第一的战机宝座,美媒还未来得及反驳,俄罗斯专家瓦西里·卡申就发表了不同看法,指出:“中国的武器技术虽强,但缺乏实战检验。” 作为中国隐身战斗机的代表,歼-20一直备受关注。近期一份航空报告将其列为全球领先的战斗机,突出其卓越的隐身设计和机动性。美国媒体随后开始准备反击,质疑歼-20的引擎性能和探测能力。然而,俄罗斯专家卡申的评论随之而来,他强调中国装备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但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实战验证。 卡申的观点非常直接,他指出,尽管东风导弹具备极高的速度和机动性,能够以超音速飞行,但其精确度并没有在真实的电磁干扰环境中进行过验证。同样,055型驱逐舰尽管火力强大,超过了部分美国舰艇,但仍未面临过像波斯湾那样复杂的攻击和干扰环境。卡申强调,优秀的技术参数并不代表其在战场上的可靠性。 他还举例说明美军的经验,提到F-35在叙利亚的战斗中,隐身涂层出现问题,促使后续进行了耐磨材料的改进。在红海事件中,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雷达算法被无人机攻击揭示出漏洞,推动了系统的升级。这些失误成为了美军进步的动力。而中国的武器,例如出口到中东的无人机,在沙尘暴中出现光学系统失效问题,亚丁湾护航的舰艇也曾被廉价的GPS干扰器影响。卡申认为,这些问题揭示了实验室数据与实战环境之间的巨大差距。 卡申总结道,中国缺乏的并不是战争能力,而是战争经验。以歼-20为例,虽然它在技术上被评为顶尖,但其引擎的不足和侧后探测的隐患,削弱了其在实战中的潜力。正当美国媒体尚未深入讨论时,卡申的言论已经将焦点转向了经验问题,激发了全球的广泛讨论。 近年来,中国军方在实战化训练方面不断加强。比如,枭龙战机出口到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参与行动并击落米格-21,随后反馈的火控系统数据帮助中国团队进行升级。沙特使用东风-21改进型导弹拦截胡塞导弹,拦截曲线的数据也为中国本土型号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此外,PLZ-45火炮出口到中东后,战场上的磨损数据被送回国内,推动了锻造工艺的改进。这些出口案例成为了中国军方测试其武器系统的宝贵实战经验。中国的军演也在不断提升实战能力,055型舰艇主动模拟电子干扰环境,进行导弹发射测试,南海靶场则利用退役舰艇设立电子陷阱,以分析导弹偏航并改进算法。 在朱日和基地,中国还模拟美军的预警机信号进行全盲空战训练,歼-20在此过程中进行机动回避演练。这些严苛的训练方式,逐步将中国军方的系统实战化。中国还通过与俄罗斯的联合演习,汲取了俄罗斯在乌克兰冲突中的电磁战经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战能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