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范现国倡高端矿泉水限价2元引热议, 今麦郎推平价"今矿"天然水破局

本文基于以下微博话题的智搜结果生成

范现国(今麦郎集团董事长)提出“高端矿泉水不应超过2元”的观点,并宣布推出定价2元的天然矿泉水“今矿”,引发了广泛讨论。结合行业背景和各方解读,核心信息整理如下:

一、范现国的核心逻辑:高质低价的可行性

技术降本与规模化效应

生产线效率提升:通过超级工厂规模化生产(单条生产线产能从20年前的2.4万瓶/时提升至9万瓶/时),压缩单位成本。

无菌产线重投入:单条无菌生产线投入超1亿元,短期成本高,但长期保障品质稳定性,降低损耗。

物流优化:现代化物流体系减少运输成本,让利消费者。

反对行业暴利

范现国强调:“暴利不是商业文明”,企业应以技术进步推动普惠消费,而非依赖营销溢价或资源稀缺性抬高价格。

二、天然矿泉水的定义与市场乱象

国家标准硬性门槛

采矿权许可:天然矿泉水属于矿产资源,需国家颁发采矿许可证(非普通水源可比)。

成分标准:偏硅酸含量≥25mg/L(国标GB8537强制要求),矿物质含量达普通天然水的30倍。

标签标识:须明确标注“天然矿泉水”及执行标准“GB8537”,配料表仅含天然成分。

市场常见误导行为

|--------------------|------------------------------------------|---------------------------------------|

|矿物质水|纯净水+人工添加矿物质(如硫酸镁)|标注“矿物质饮品”,执行非GB8537标准|

|天然水/山泉水|地表水(水库、湖泊)简单过滤|虚构“高山雪水”概念,无采矿权|

|高价功能性水|包装溢价或虚假健康宣称|炒作“弱碱性水”“富氢水”等伪科学概念|

三、2元定价的争议与行业影响

支持方观点:

打破价格虚高:当前3-5元矿泉水占比高,部分品牌依赖“水源稀缺性”或进口标签溢价,实际成本可控。

推动认知升级:促使消费者关注成分表而非包装,倒逼行业透明化。

质疑方担忧:

成本可行性:高端矿泉水需深层水源开采、长途运输及严苛质检,2元定价可能压缩利润空间。

品质背书:消费者对“2元=高端”的信任需实际水质指标支撑(如偏硅酸含量、弱碱性等)。

四、消费者选购指南

辨别真矿泉水

查成分:偏硅酸≥25mg/L、锶≥0.2mg/L等(单位需为mg/L,非μg/L)。

辨水源:标注具体保护区(如昆仑山、长白山)并公示采矿权信息。

健康饮水建议

无需盲目追高:普通纯净水/凉白开可满足日常补水需求,矿物质主要靠饮食补充。

交替饮用更合理:健康人群可搭配矿泉水与纯净水,避免长期依赖单一水源。

五、今麦郎的“今矿”策略意义

民生定位:将高端矿泉水从“小众轻奢”转向“大众日常”,降低健康饮水门槛。

行业重构:以效率竞争替代资源溢价,推动市场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总结:范现国的倡议直击瓶装水行业两大痛点——价格虚高与认知模糊。消费者需以成分表为金标准,企业则需平衡品质与普惠,这场“2元革命”能否成功,取决于今矿能否经得起偏硅酸含量与长期口碑的双重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