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为筹赌资租车抵押骗105万余元男子犯合同诈骗罪获刑7年6个月

本报讯合同,本应是规范交易、保障诚信的重要基石,维护着市场秩序的稳定。然而,有人将其作为实施诈骗的工具,用虚假承诺与伪造信息设下陷阱,不仅损害他人财产权益,更让自己走上违法犯罪之路。海口市人民检察院公布的一起案例,为人们敲响了警钟。

被告人武某某长期深陷网络赌博泥潭,不仅输光个人积蓄,还因四处举债背负高额债务。2021年5月,为获取赌资,武某某竟打起租赁车辆的主意。他将从海南某租赁公司租来的宝马车,开到某二手车行进行抵押。二手车行工作人员检查车辆信息时发现行驶证车主并非武某某,武某某便编造谎言,称车辆属公司所有,自己已完成购买,只是尚未办理过户手续,随后以30万元价格将宝马车抵押给二手车行。

同年8月,租赁公司联系武某某称宝马车需保养,并与他约定更换为奥迪车继续出租。武某某将抵押的宝马车开回租赁公司,又把换来的奥迪车开到二手车行抵押。此后,武某某不再按时缴纳租金,并离开海南。租赁公司催缴租金无果后,通过查询车辆定位,发现车辆已被抵押,随即报警。经调查,2021年至2023年间,武某某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多次虚构事实,累计骗取他人财物达105.7183万元。

2024年8月,经海口市秀英区人民检察院指控,海口市秀英区人民法院以合同诈骗罪判处武某某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

检察官指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案中,武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合同签订与履行过程中虚构事实,骗取多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合同诈骗罪,理应受到法律制裁。

检察官提醒,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各方务必留存好沟通记录、交易凭证等证据。一旦发现对方存在拖延履约、信息造假等异常情况,应立即中止合作,并及时寻求法律帮助。任何企图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在合同中谋取私利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广大市民需提高警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共同营造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记者畅凯编辑程偲李小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