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发现,中国正在进行一个“阳谋”,外媒已经敏锐察觉! 今年以来,大家都很有感触的一件事就是,不管市场动向,还是政策方针都在指向提振消费。 而这也引起了国外媒体的密切关注,比如新加坡《海峡时报》近日发文,称中国借助炎炎夏夜刺激消费。 他们关注到中国各地城市都很重视夜经济,而且援引了中国商务部2024年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城市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点到22点的消费额占比超过全天的50%。 不过外媒或许关注到了表面数据,却未必看透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消费是推动国内大循环战略的动力,同时也是我们面对新一轮中美贸易战,做大做强国内市场的重要战略。而且在市场良性竞争的格局下,撬动消费增量能够惠及更多的群体、普通人。 如今的外卖市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各平台放弃“零和竞争”,转而向“共同做大”的方向前进时,局面彻底不一样了。大家从各类报道中可以看到,多品类、多线城市、多层级品牌和商家实现交易破峰,包括骑手也能在消费热潮中受益。 比如餐饮品牌“花小小”,在传统餐饮都在为流量焦虑时,花小小却借力外卖平台,在全国开出3000多家门店,成为中式餐饮连锁的一匹黑马。尤其是这几个月淘宝闪购等平台加大补贴,让花小小迎来了爆发,深圳、江西等区域增长超200%,外卖占比达整体销量的60%-70%。 而像花小小这样的餐饮品牌并非个例,淘宝闪购平台及饿了么的最新数据显示,在8月7日当天,有30多万餐饮小店在平台上成交突破峰值,再看饿了么骑手数量达到去年的3.5倍,平均收入是去年的1.4倍。 说到底,提振消费绝不是简单的数据增长,而是在多平台良性竞争的新格局下,让消费市场形成正向循环,不管是消费者、商家,还是骑手,大家都能受益,利好每一个普通人,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