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春,青帮头目吴四宝被日本人毒死,他的老婆佘爱珍哭得死去活来,没想到早就垂涎佘爱珍美貌的胡兰成趁虚而入,最终,他成为了佘爱珍的老公。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2年春天,上海的阴云更重了一层,青帮头目、76号特务机关的警卫队长吴四宝,死在日本宪兵队的牢里。 传出去的说法是他动了不该碰的黄金车,那车属于日本人,动手前他清楚知道这是条不归路,还是咬牙下手,最后端着一碗毒面条断了气。 噩耗传回,佘爱珍像被抽去了骨头,平日里杀伐果决的“母毒蛇”,关在屋里整整三天三夜,滴水不进,眼睛哭得通红,连下人送水都被挥手赶走。 过去仗着吴四宝的势力,她在黑白两道都有分量,如今支柱轰然倒塌,四面风声不对,连出门都得小心。 丧事设在家中,香火缭绕,来吊唁的人不乏当年的朋友和对头,那天人群里多了一张斯文的面孔,手里捻着佛珠,穿着整洁的长衫,眼神却牢牢落在灵前跪着的女人身上。 那是胡兰成,汪伪政府中央宣传部的高官,字写得漂亮,会用文章笼络人心,在上海滩,他早就听过关于佘爱珍的传闻,美貌、狠劲与手腕兼具,如今她孤身一人,正是最容易被接近的时机。 他开始频频出现在吴家,有时送上几包补品,有时带着消息路过寒暄,他的出现没有逼迫意味,像一只猫,耐心地在门口守着,等屋里的人慢慢习惯他的气息。 佘爱珍对人心机向来警觉,却无法忽视眼前这张温和的面孔背后藏着的算计,她看得出胡兰成清楚她的处境,也知道他不是来无偿施以援手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外面的局势急转直下,日本的控制愈发紧,青帮内部暗流汹涌,想趁机夺她地盘的人不少。 她开始与胡兰成交换信息,用他的关系疏通部分麻烦,他则借助她残存的人脉在上海立足,这种互补,渐渐让两个人的距离缩短。 1945年,日本投降,局面一夜翻盘,汪伪政府的人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胡兰成的名字被列在通缉名单上,不得不辗转逃亡浙江乡下,再去香港。 佘爱珍更早看清风向,带着吴四宝留下的金银细软离开,避开了清算的锋刃,最终在日本落脚。 多年漂泊后,他们在东京街头重遇,那个时候,胡兰成已是流亡作家,身无长物,靠稿费和零散的翻译活糊口,佘爱珍在异国做过餐馆、开过小酒吧,勉强维持生活。 1954年,两人在当地登记结婚,没有宴席,也没有宾客,只是多了一纸婚姻证明,对他们来说,这份结合更多是现实选择,彼此都清楚对方的斤两。 婚后的日子并不平静,胡兰成一生风流,过去的情史绵延不绝,佘爱珍早有防备,把家里的钱牢牢攥在手里,避免他再去外面挥霍,东京的酒吧生意不大,却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 她仍保留着上海女人的精明与强势,哪怕是面对熟客,谈价时也毫不退让,警察突查毒品带走她的那一夜,胡兰成守在外面等到天亮,这段插曲成了少数能让两人并肩的记忆。 佘爱珍的过去,带着浓重的旧上海色彩,她出身茶商之家,少女时未婚先孕,逼婚成功后很快离异,之后混迹赌场,被季云卿收为义女,再嫁入吴家。 岁月在东京悄然流逝,胡兰成继续写书,偶尔提到妻子,用“天生贵气”来形容,知情人听来,这更多是一种文人的修辞,两人之间没有轰烈的浪漫,更多是各取所需的默契。 佘爱珍在外人面前仍是那副不容侵犯的样子,对熟悉她的人来说,这种强硬是她能在乱世活下来的底气。 1981年,胡兰成在东京病逝,葬礼简单,佘爱珍没有落泪,神情淡漠,像送走一个与自己绑在同一条船上的同伴。 之后的日子,她独自打理酒吧,直到晚年仍维持着当年的习惯,大衣口袋里总揣着一枚1941年的子弹,那是她一生中最险的时刻留下的东西,也是她生命底色的象征。 从上海滩的特务世界到异国街角的酒吧柜台,她的一生都与权力、金钱、危险相伴。 吴四宝的死让她失去倚仗,胡兰成的出现填补了那段最脆弱的空白,两人的结合像一场交易,也像是流亡者之间的取暖,在风声鹤唳的年代,能走到最后的不是爱情,而是各自的筹码和活下去的本事。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今生今世》胡兰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