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国家药监局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总体思路指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电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脑机接口产品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生活消费等加快应用。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打造2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开拓一批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到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意见》部署了一系列重点任务,包括加强基础软硬件攻关,突破关键脑机芯片,夯实软件工具底座;打造高性能产品,加快植入式设备研发突破,推动非植入设备量产迭代,发展辅助设备;推动技术成果应用,推广产业创新成果,提升检测和中试能力;壮大创新主体,培育优势企业,完善创新载体,推动产业集聚;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健全安全保障;加强政策支持,深化国际合作等。
推动核心软硬件研究开发,打造高性能整机产品。《意见》提出“核心软硬件强基工程”。涉及开展高集成度电子封装技术研究,降低集成芯片的功耗和噪声,打造感知—计算—调节一体化的脑机接口芯片。加快突破混合范式协同控制技术,面向感知觉、运动、语言、情感等范式开发专用编码软件,提升心理认知、情感分析和干预治疗能力。开展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解码算法研究,突破微弱神经信号获取、脑电特征识别、脑机指令快速解码、精细运动解码、视听觉解码等技术,实现脑意图的高效精准识别等。此外,《意见》在打造高性能产品方面提出“整机精品工程”。对感知评估类产品、情绪检测类产品、控制交互类产品、安全识别类产品、神经调控类产品、感知重建类产品的探索和研发提出相应的要求。
脑机接口技术有望加速向工业、医疗和消费领域渗透拓展。针对应用拓展方面,《意见》提出“应用拓展工程”。在工业制造领域,脑机接口可赋能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运维管理等环节,构建"生命机械一体化"的工业元宇宙,创新装备和机器人控制方案,先试先用于危险作业、特殊环境等场景,提升复杂场景作业效率。医疗健康方面,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类疾病、运动功能障碍等临床需求,创新神经调控技术,提升疾病诊疗效果,提高患者康复质量。此外,可通过脑活动监测实现疾病早期预防。在生活消费领域,脑机接口技术可增强虚拟交互体验,提升交通安全监测水平,优化体育训练和脑智力培育健康监测和管理方案。
2
风险提示
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报告名称:《七部门联合发文,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有望显著提升——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50804-0808)》
分析师:张林晚
SAC编号:S0870523010001
研报发布日期:2025年8月11日
发布机构: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对本公众号内容进行独立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面向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因本公众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您并非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收、使用或转载本公众号中的任何内容,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在任何情况下,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不对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内容所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本公众号不是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出具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除非另有说明,本公众号所有内容版权均为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翻版、分发、复制、修改、发表、刊载或仿制本公众号所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