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95年,东莞市殡仪馆内送来了一具已经有味道的女尸,火化工人何亚胜正打算把她推

1995年,东莞市殡仪馆内送来了一具已经有味道的女尸,火化工人何亚胜正打算把她推进炉子里火化,却惊讶地看见女尸的脚动了一下! 何亚胜就是本地人,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家境一般,早早就出来干活。他进了东莞市殡仪馆,当收殓工,主要管遗体处理和火化准备。到那年,他干了好几年,熟悉了馆里的流程,每天推板车运尸体,闻惯了那些气味。工作环境简单,水泥地,铁车子,他戴手套口罩,干活稳当。 陈翠菊呢,她1977年出生在贵州榕江县忠诚镇干榜寨,那地方山多路难,家里穷,靠种地过日子。她小时候帮家里干农活,读几年书就辍学了。18岁时,她听说外面能挣钱,就卖家里的木材凑路费,背行李坐车去东莞。到了那,她进电子厂做流水线工,每天站十几个小时,组装零件,宿舍挤,饭菜差,水土不服让她老拉肚子,瘦了不少,但她咬牙坚持,不敢请假怕丢饭碗。 陈翠菊来东莞没多久,就遇上麻烦。那年7月,她下夜班后饿得慌,去超市转转,但兜里钱少,没买东西,就去河边走走解闷。没想到头晕,一下子栽进河里,泡了几天。路人发现她时,以为是浮尸,身上没证件,警方简单检查就判死亡,送去殡仪馆。何亚胜值班,接手这具无名女尸,准备火化。他推车过去,检查时看到白布下身体动,靠近一看,有微弱呼吸,手指也动了。他赶紧叫同事,大家确认后报警,联系救护车把人送医院。医生检查,她严重脱水,酸中毒,器官衰竭,但还有生命迹象。医院领导知道这事,决定免费治疗,全力抢救。 抢救过程挺折腾,陈翠菊昏迷好几天,护士帮她清理身体,医生监控指标。她慢慢醒来,医院通过她东西联系上家人,他们从贵州赶来接她回家。回家后,她身体恢复,但这经历让她想改变生活。有人介绍她学画,她去浙江金华找老师陈仲濂,住画室,从基本握笔练起。老师管吃住,她每天临摹,逐步掌握技巧。几年下来,她能独立创作,办小展览,挣钱养家。何亚胜呢,继续在殡仪馆干活,事件后媒体报道过,但他低调,生活没大变。 2006年,陈翠菊成了小有名气的画家,有自己工作室。她特意回东莞,穿苗族衣服去殡仪馆找何亚胜,送画和锦旗表达谢意。又去医院,赠作品给医生护士。她说这事让她重生,感恩那些救她的人。现在她继续画画,偶尔回访恩人。这故事告诉人,生命有时很脆弱,但也顽强。医疗判断出错不是新鲜事,早年技术有限,容易误诊假死。像陈翠菊这样,泡水后呼吸弱,别人以为没了气,但其实还有救。殡仪馆盖白布,本来是为尊重逝者,防细菌扩散,也能观察异常。这次风吹布落,让何亚胜注意到动静,救了一命。 传统习俗里,给逝者盖布有讲究,一是安抚家属情绪,避免看到遗容太激动;二是防假死,能看布湿不湿判断呼吸;三是阻细菌,保护来悼念的人健康;四是传承古习,从黄纸到白布,都为尊重生命。生活中,其他丧葬事也注意,比如逝者衣物,分情况处理,旧的烧掉,新的送人或留念想。守夜安排壮丁,防猫狗破坏祭品,或意外。陈翠菊经历后,更珍惜日子,通过画画表达情感,她的画多带家乡风情,卖得不错。 这事在当时闹挺大,报纸报道,提醒大家判断死亡要仔细。陈翠菊从打工妹到画家,靠坚持和机遇。她没忘恩,11年后报答,挺感人。现实中,类似假死案偶尔有,医学进步后少多了。但提醒人,遇到异常多检查。何亚胜的细心,救了人,他虽普通工,但这举动值赞。陈翠菊的转变,证明逆境能翻身,只要不放弃。

评论列表

武阿哥
武阿哥 2
2025-08-11 19:47
[大哭][大哭][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