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705年,终年不洗澡,不吃药的93岁宫女苏麻喇姑逝世,51岁的康熙为了再见她一

1705年,终年不洗澡,不吃药的93岁宫女苏麻喇姑逝世,51岁的康熙为了再见她一面,竟两次下旨延迟入殓,后下令以嫔礼为其办理丧事,并将其灵柩与孝庄文皇后置于一处。 在清宫的深墙内,一位93岁宫女悄然离去,她一生不洗澡不吃药,却赢得皇帝两次诏令推迟入殓,只为赶回一见。这位苏麻喇姑,与康熙的情谊,藏着怎样的王朝秘辛? 说起清朝初年的宫廷,总有那么些人,靠着本事和忠诚,从底层爬上来,影响整个王朝。苏麻喇姑就是这样一位。她出生在1612年左右的科尔沁草原,蒙古族普通牧民家,原名苏墨儿,意思是毛制的长口袋,家里靠放牧过日子,日子紧巴巴的。 小时候,她因为手巧,被选进科尔沁贝勒寨桑的府里,侍奉二小姐布木布泰。那时候布木布泰才几岁,苏麻喇姑帮着照顾日常,俩人处得像姐妹。1625年,布木布泰13岁,嫁给皇太极,苏麻喇姑跟着进了后金宫廷,从此改名苏麻喇姑,扎根宫里。 进宫后,她没闲着。很快就学会满语、汉语,加上原先的蒙语,三种话切换自如。这在多民族的宫廷里,特别管用。她还擅长针线活,绣花做衣裳,手艺顶尖。1636年,清朝刚定国号,她参与设计开国冠服,把蒙古和满族的风格融进去,皇太极看过后挺满意。 她跟布木布泰的关系铁得很。布木布泰后来封孝庄文皇后,把她当心腹用。俩人相处60多年,主仆情深,超过一般关系。皇太极死后,孝庄守寡,苏麻喇姑一直陪着,帮着处理后宫事宜。 1654年,康熙出生,生母佟佳氏早逝,孝庄亲自带孙子,苏麻喇姑帮着照料。她教康熙识字,讲蒙古风俗,康熙小时候没妈,她给了不少温暖。康熙得天花时,她不怕传染,日夜护理,让他挺过来。康熙长大后,对她尊敬有加,叫她额娘,像半个妈。 她一生没嫁人,历经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见证清朝从后金到入关的转变。1688年,孝庄去世,她76岁,还没歇着,康熙把刚出生的十二阿哥胤裪交给她抚养。她教胤裪礼仪、读书,胤裪后来性子温和,在兄弟争位中保全自己。 苏麻喇姑身体硬朗得让人纳闷。她坚持蒙古老习惯,不洗澡,不吃药,饮食简单,靠草原带来的体质,在宫里活成异类。别人讲究养生,她就这么过,却活到93岁。 1705年9月7日,她在宫中去世。那年康熙51岁,正在外巡视。听说后,他马上下旨停灵14天,等他回京。路上耽搁,又下第二次旨,确保见最后一面。回京后,他亲自安排,按嫔妃规格办丧事,这在宫女中没先例,相当于侧室待遇。出殡时,皇子们都参加,场面庄重。之后,他命人把她的灵柩安在孝庄陵附近,清东陵风水墙外东南新城,让主仆地下团聚。 这事在清史上挺特别。苏麻喇姑从草原丫头,到皇室重臣,靠的是勤奋和忠诚。她促进满蒙文化融合,帮清朝稳固边疆。康熙这么厚待她,体现王朝对贡献者的回报,也激励宫人尽责。 她的故事,反映清初民族政策的好处。蒙古族人通过侍奉,融入中央,增强团结。康熙重视她,还因为她教育作用大,让他懂多民族习俗,推动边疆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