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美军彻底绝望了,全球最强超音速巡航导弹在中国遭停产,理由居然是:技术已落后 这

美军彻底绝望了,全球最强超音速巡航导弹在中国遭停产,理由居然是:技术已落后

这里说的“全球最强超音速巡航导弹”,其实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东风-100。

这款导弹2019年亮相时确实震惊了世界:射程达到4000公里,是当时全球射程最远的巡航导弹;速度能达到4马赫,比美军现役的“战斧”亚音速巡航导弹快了好几倍;更绝的是,它还能实现米级精度打击,配合“灌顶式”攻击模式,就算不装战斗部也能穿透航母甲板。

这种把超音速、超远射程、高精度三大难题同时攻克的技术,连美国军工专家都直呼“不可能”!

但谁也没想到,这款让美军夜不能寐的“航母杀手”,在2025年突然传出停产消息!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第一时间发布报告,称中国火箭军已将东风-100的生产线改造为生产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

这个转折让五角大楼的作战室里炸开了锅——要知道,东风-100刚服役时,可是被美军太平洋舰队列为“最优先反制目标”,甚至专门为其制定了“一小时内摧毁发射车”的应急预案。如今,中国居然主动淘汰这款“全球最强”,这背后的技术迭代速度,完全意味着,现在的美国,已经跟不上中国军工的发展节奏了。

要知道,东风-17采用最先进的乘波体设计,飞行速度能达到10马赫以上,而且在大气层边缘玩“打水漂”的轨迹,在再入阶段进行横向200公里的变轨,这意味着美国花了几千亿美元打造的反导系统,在它面前就像纸糊的靶子,根本拦截不住。

相比之下,东风-100虽然能以4马赫速度突破航母战斗群的防空圈,但飞行轨迹毕竟还是在大气层内,理论上仍存在被“标准-6”导弹拦截的可能性。

中国军工的“内卷”还体现在反舰体系的全面升级上。2025年央视曝光的一段演习画面里,无侦-7无人机在西太平洋上空盘旋,通过数据链将航母坐标实时传输给东风-100。

但实际作战中,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才是真正的“主角”——这款被称为“关岛快递”的导弹,射程超过5000公里,末端速度达到18马赫,能像陨石一样垂直砸向航母甲板。更要命的是,东风-26还能携带分导式多弹头,一枚导弹就能同时攻击航母、驱逐舰和补给舰,直接把美军的“分布式海上作战”概念打成了筛子。

相比之下,东风-100虽然精度更高,但一次只能对付一个目标,在体系化作战中逐渐沦为“补充角色”。

更让美军绝望的是,中国军工的迭代速度已经形成了“滚雪球”效应。东风-100刚解决了超音速巡航的难题,东风-17就突破了高超音速滑翔的瓶颈;当美国好不容易搞出“提丰”陆基高超音速系统时,中国的东风-27又开始测试双级火箭推进技术。

这种“你追我赶”的游戏,让美国国防部在2025年的《中国军力报告》中不得不承认: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的领先优势,已经扩大到至少5年。

当然,东风-100的停产并不意味着它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在央视2025年8月播出的《攻坚》纪录片里,东风-100导弹旅的官兵们正在进行电子对抗训练——通过干扰敌方雷达信号,让模拟的“宙斯盾”系统误判导弹轨迹。这种“旧瓶装新酒”的玩法,让军事专家们猜测,东风-100可能正在转型为“战略欺骗武器”,通过释放假信号来消耗敌方反导资源。

更绝的是,中国居然把东风-100的发动机技术应用到无人机上,让无侦-10这种高空侦察机也能以2马赫速度在敌防空圈外“逛大街”。

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回望,东风-100的兴衰史其实是中国军工“跨越式发展”的缩影。当美国还在为如何让战斧导弹的射程突破2500公里而绞尽脑汁时,中国已经开始测试射程超过10000公里的东风-27高超音速导弹;当俄罗斯的“锆石”导弹还在为量产问题发愁时,中国的鹰击-21舰载高超音速导弹已经在055型驱逐舰上实现战备值班。

这种“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发展策略,让中国火箭军在西太平洋形成了“饱和打击”能力——从东风-17的高超音速突防,到东风-26的区域拒止,再到东风-41的战略威慑,层层叠叠的导弹雨,把美国的“岛链战略”砸得粉碎。

或许用不了多久,当美国终于搞出能追上东风-100的武器时,中国又会拿出一款让他们惊掉下巴的“黑科技”——毕竟,在这个“技术爆炸”的时代,停滞不前就意味着落后,而中国显然不打算给对手任何喘息的机会。

评论列表

花岗岩
花岗岩 1
2025-08-11 14:51
厉害了,我的国,我为你自豪[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鹰隼
鹰隼 1
2025-08-11 15:09
拖垮霉痢奸